[发明专利]一种油茶早实丰产的栽培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915950.1 | 申请日: | 2015-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940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20 |
发明(设计)人: | 邓荫伟;张敏;陈江平;杜忠;赵祖辉;黄东;蒋柏生;姚吉霞;文桂喜;周新富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师范大学;桂林市林业科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G17/00 | 分类号: | A01G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周玉红 |
地址: | 541004 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油茶 丰产 栽培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油茶早实丰产的栽培方法,属于经济林种植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油茶,是我国主要的经济林树种之一,其主要产品——茶油是“世界上 最好的食用油”,堪称“液体黄金”。茶油不仅是重要的食用油,经加工后, 可作为工业和医药原料,还有许多副产品,可进行综合利用。油茶树具适应 性强、有寿命长、不与粮棉种植争地的特点,还能为农业生产提供肥料、农 药;油茶树为常绿树种,是绿化荒山、保持水土,同时也是优良的防火林带 树种。目前,油茶在全国的栽培面积为6000万亩左右,但在新造林地中存 在着挂果晚、产量低、效益慢等问题,如何使新造的油茶林早期丰产,促进 油茶产业发展,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油茶早实丰产的栽培方 法。本发明采用良种进行密植,定植后第5年平均亩产茶油60kg,与传统林 亩产茶油10~15kg相比,产量提高3~5倍。本发明的油茶丰产林面积23 亩,在2015年平均亩产茶油61.25kg,总产茶油1408.75kg。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油茶早实丰产的栽培方 法,包括如下步骤:
(1)林地建立
1A.苗木选择:选择国家认定的油茶良种岑软3号的一年生营养杯嫁接 苗,苗高25~30cm、地径0.25~0.35cm,苗木生长正常,无病虫害;
1B.整地:将林地进行全垦,按定植的株行距1.0m×1.5m确定定植点, 在定植点挖规格为35cm×35cm×30cm的定植坑;
1C.施基肥:在步骤1B所得定植坑旁施放基肥2.0kg,基肥与定植坑旁 的表土充分拌匀,然后填满定植坑;
1D.定植:于4月定植,在定植坑中心挖一个规格为13cm×13cm×20cm 的植苗小穴,将步骤1A所得营养杯嫁接苗从营养杯脱出,植于上述植苗小 穴中,定植完后每株淋定根水1.0kg;
(2)幼林管理
2A.施肥:在定植当年的6月中旬,定植苗恢复生长后浇施质量百分比 浓度为0.5%的硫酸钾复合肥液,间隔15d一次,连施3次;从第2年起,在 春梢萌动前20天施重肥,所述重肥为硫酸钾复合肥,每株施0.05kg,11月 中旬每株施硫酸钾复合肥0.08kg;第3年的2月中旬、11月中旬分别每株 定植苗施硫酸钾复合肥0.10kg;第4年和第5年的每年的2月中旬、11月 中旬,分别每株定植苗施硫酸钾复合肥0.10~0.15kg;
2B.抚育管理:定植第2年至第4年在每年的7月、10月中耕除草2次, 将行间杂草铲倒经太阳暴晒后覆盖于树盘上;在11月中旬施肥后,同时进 行垦覆1次;
2C.树型修剪:定植当年,在距地面以上45cm处去顶定干,形成主侧枝; 第2年12月在主侧枝25cm处下方选留3个不同方位健壮的梢芽,然后截断 形成二次侧枝;第3年12月在二次侧枝25cm处截断,形成三次侧枝,即为 植株树冠的骨干枝;
(3)病虫害防治
3A.病害
炭疽病:在炭疽病发病前期的5月上旬,喷施质量百分比浓度为1%的波 尔多液预防;在6~8月出现炭疽病时,喷施质量百分比浓度为50%的多菌灵 500~800倍液,间隔10天一次,连喷3次;
根腐病:先挖除重病株,然后用熟石灰拌土覆盖或用质量百分比浓度为 50%的多菌灵800倍液浇灌发病轻微植株的根茎处;
3B.虫害
金龟子:定植当年的4~6月,发现虫害为害时,用敌百虫800倍液或 敌杀死1000倍液喷杀,间隔3~4天1次,连用2次;
堆砂蛀蛾:定植当年的4~6月,发现虫害为害时,喷洒乐果800倍液 或2.5%溴氰菊酯乳油2500倍液,间隔7天一次,连续2次使用;每年的冬 季,树叉上有堆砂状物,根据堆砂状物,找到虫口,用100倍敌百虫药液注 入虫口、再用土密封虫口,灭杀老熟幼虫;
(4)移栽:定植密度为1.0m×1.5m,在定植的第5年采果后进行株间 移栽,第8年进行行间移栽,在每次的移栽后重复上述步骤2A的施肥、步 骤2B的抚育管理。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师范大学;桂林市林业科学研究所,未经广西师范大学;桂林市林业科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1595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窿缘桉树的扦插繁殖技术
- 下一篇:澳洲坚果树的种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