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山地环境天然气管道施工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915400.X | 申请日: | 2015-12-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872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09 |
| 发明(设计)人: | 徐杰;张卿;杨哲;李杨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煤气第一管线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L1/028 | 分类号: | F16L1/028 |
| 代理公司: | 上海硕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51 | 代理人: | 王法男 |
| 地址: | 200434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山地 环境 天然气 管道 施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天然气管道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山地环境天然气管道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在自然条件较好的区域铺设天然气管道的技术已经相当成熟。但是,如何在保证满足铺设质量、保护好天燃气管道铺设沿线的地区环境及安全的前提下在崎岖陡峭山地铺设天然气管道线路是目前急需解决的一大难题。
崎岖陡峭山地绝大部分在荒芜人烟的山区,待施工区域的山体坡度较大,且地形较为复杂,山峰沟壑连绵,林地密集,管位定位难度较大,管位定位的误差为后期的走线工作带来了诸多不便。而且山地的土质较为松散,开挖后如遇下雨极易滑坡,为施工的顺利进行又设置了一道障碍。
此外,部分山地的土层内可能含有微风化的硬质花岗岩等,花岗岩的存在对于管位放线、材料运输、开挖、落管拼装及施工时的水土保护及后期复绿工作,带来了不少新的难题。
山地施工时,山区施工作业带一般不宜展开过大,坡度较大时,在山坡上进行管道的布管、组装、焊接也有一定的困难。
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研究一种施工方便、施工效果好、施工后的水土保护及后期复绿效果好的山地天然气管道施工方式,以便解决目前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施工方便、施工效果好、施工后的水土保护及后期复绿效果好的山地天然气施工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山地环境天然气管道施工方法,至少包括下述步骤:
步骤一,施工作业带放线;首先借助定位仪在山地定位设计图上所标注的定位桩的位置,并用醒目的标记进行标注,划定施工作业带;然后,挖掘机到位,用定位仪复核所述定位桩的位置,并用线绳标出施工作业带;
步骤二,开挖沟槽;根据步骤一的标注,挖掘沟槽,对于挖掘过程碰到的硬质材料,先采用静爆破技术使其分解为碎块,然后挖掘;深挖时采用放坡措施;
步骤三,修筑施工平台;在所述施工作业带的旁边修筑一条便道,并在便道上间隔设置施工平台,所述施工平台的间距约为12米;
步骤四,布管、组装和焊接;将运送至指定位置的管道下放至所述沟槽内,且在钢管的焊接点设置护笼,将相邻管道拼接后进行焊接,完成管道的连接;
步骤五,回填、复绿;管道铺设完毕,回填余土并夯实,再进行复绿,并在多雨地带砌筑水工保护措施。
在一些优选实施方式中,步骤一所述的醒目的标记为绑在树上或者定位桩上的红丝带。
在一些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硬质材料为花岗岩;所述静爆破技术如下:首先用人工用风镐机在硬质花岗岩表面打出多个小洞眼,然后在所述洞眼内放置膨胀材料,花岗岩在所述膨胀材料的膨胀力的作用下逐渐瓦解分裂,变成小碎块。
在一些优选实施方式中,施工时所述施工作业带的两侧垒砌沙袋作为围护。
在一些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水工保护措施为排水沟或者截水墙。
在一些优选实施方式中,复绿的施工作业带周围设置有围护。
在一些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管道吊入沟槽后,通过龙门架和油葫芦对管道进行拼装。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上述实施方法,在施工作业带的旁边设置有便道,管道通过施工便道运送至所需位置,便道上每间隔12米左右设置的施工平台,不仅方便布管、堆放材料,而且可以利用分设于两个平台上的两台吊机配合吊装管道,为管道的运输和吊装提供了便利,解决了山地环境施工天然气管道的问题。
本发明的上述实施方式中,静爆破技术的使用,解决了普通挖掘机无法处理成片微风化花岗岩的问题,提高了挖掘速度,缩短了施工周期,降低了施工成本。
本发明的上述实施方式中,沟槽回填后进行复绿,并在复绿的施工作业带周围围护,砌筑排水沟、截水墙等水工保护措施,迅速恢复了施工作业带的水土保护,减少了水土流失。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发明的目的、特征和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施工区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山地环境天然气管道施工方法,该山地环境的全长超过8公里,管道采用DN800×19.1mm的钢管,工程分布在东、西、中三个区域内,且绝大部分在荒芜人烟的山区,通过初期的走线发现,施工区域的山体坡度较大,且地形较为复杂,山峰沟壑连绵,林地密集,土质也较为松散,为砂粉土,如遇下雨极易滑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煤气第一管线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煤气第一管线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1540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