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培养基用挤压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914003.0 | 申请日: | 2015-12-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095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23 |
| 发明(设计)人: | 余志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市长寿区农产品商贸流通协会 |
| 主分类号: | A01G1/04 | 分类号: | A01G1/04 |
| 代理公司: |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7 | 代理人: | 刘嘉 |
| 地址: | 401220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培养基 挤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挤压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了一种培养基用挤压装置。
背景技术
食用菌是一类可供食用的大型真菌,在分类学上属于真菌门、担子菌纲或子囊菌纲。它们的营养体结构,呈分枝的丝状拳,具有细胞壁,细胞内含有明显的细胞核,有性细胞的分化,能进行有性繁殖;不具有叶绿素,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大都是腐生或共生;它们的繁殖体结构多种多样,有伞状、耳状、头状、花状等,颜色也各不相同,有白色、红色、棕色、灰色、褐色、黑色、青色等。
食用菌营养丰富,味道鲜美,自古以来被人们列为菜中佳品,早有“山珍海味,猴头燕窝”之称,并且以含有高蛋自质(占千重的24—44%)、低脂舫(占千重的2—8%),多种人体必要氨基酸、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多种抗生素,核瞽酸、多糖等物质,能促进人体新陈代谢,增强体质,防治人体疾病而著称。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开始大量的种植食用菌,人工栽培食用菌的方法是制作培养料、装袋、接种、压实、繁殖,使用锯末、捣碎的秸秆等作为培养料的主料,再加入培养基进行搅拌,待混合均匀后,得到培养料,将培养料进行装袋,再将菌种装入袋中,将袋子密封,使用压板将培养料压实,放入培养室进行培养繁殖食用菌。
在压实的过程中,将使用到挤压装置,而现有的挤压装置,包括压板,压板下设有平台,将已接种的培养料放入平台上,使用压板向下运动并压实培养料,而由于平台静止,只能被动的受到培养基对其施加的压力,而使其对培养基产生一个反作用力,来与压板配合压实培养料,因为平台的反作用力不会加快培养基内部的细小颗粒运动,所以一般压板需要多次下压培养基,才能将培养基压实,压实效率不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意在提供一种可提高压实效率的培养基用挤压装置。
本方案中的培养基用挤压装置,包括上压板,上压板下方设有下压板,上压板上连接有第一齿条,第一齿条啮合有齿轮,齿轮啮合有与下压板连接的第二齿条,上压板和下压板滑动连接有进料斗,进料斗的一侧开有进料口,进料斗底部连通有推料管,与推料管相对一侧的进料斗壁上开有出料口,推料管内滑动连接有推料板,推料板连接有推杆,推杆远离推料板的一方设有曲柄,曲柄铰接有连杆,连杆与推杆铰接。
本方案的技术原理及有益效果为:将接完种的培养基,通过进料口放入进料斗内,培养基将落入到下压板上,转动齿轮,齿轮驱动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相向运动,第一齿条带动上压板向下运动,第二齿条带动下压板向上运动,上压板和下压板开始对培养基进行压实,因为上压板和下压板均对培养基施加一定的压力,所以两个相反的力可加快培养基内部的细小颗粒运动,从而使其在较短时间内被压实,减少了上压板和下压板的压实次数,提高了压实效率。
压实完毕后,驱动齿轮反向转动,上压板向上运动,下压板将带着压实的培养料向下运动,待下压板与推料管下方平齐后,转动曲柄,曲柄带动连杆摆动,连杆带动推料板将培养料推动到出料口,并经过出料口运动到下一工序;接着曲柄转动到远离推杆的一侧,连杆将带动推杆回程,推料板与下压板分离,再向进料斗内投入接完种的培养基,转动齿轮,上压板和下压板开始再次对培养基进行压实,在反向驱动齿轮,上压板向上运动,下压板将带着压实的培养料向下运动,曲柄将从远离推杆的一侧转动到靠近推杆的一侧,推料板将又推动培养料到下一工序,如此循环。
进一步,进料口处设有输送机,启动输送机,将接完种的培养基放入到输送机上,输送机将把培养料运送到进料斗内。
进一步,还包括固定滑槽,所述推杆上滑动连接在固定滑槽内,推杆可在固定滑槽上滑动,固定滑槽可支撑推杆,使其运动的更加稳定。
进一步,上压板与进料斗之间、下压板与进料斗之间以及推料板与推料管之间均设有垫片,垫片可减少上压板和下压板与进料斗之间的摩擦,以及推料板与推料管之间的摩擦,从而延长上压板、下压板、进料斗、推料板与推料管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曲柄、输送机和齿轮均连接有电机,电机的设置,可使曲柄、输送机和齿轮连续的运动,从而实现了自动化生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培养基用挤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带式输送机1、进料口2、上压板3、进料斗4、第一齿条5、齿轮6、第二齿条7、出料口8、下压板9、推料板10、固定滑槽11、曲柄12、连杆13、推杆1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市长寿区农产品商贸流通协会,未经重庆市长寿区农产品商贸流通协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1400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