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密度聚晶超硬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913761.0 | 申请日: | 2015-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01034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8 |
发明(设计)人: | 刘旭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旭日磨具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26/00 | 分类号: | C22C26/00;C22C29/16;C22C32/00;C22C1/10;C22C1/05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盛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62 | 代理人: | 宋平 |
地址: | 450001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密度 聚晶超硬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超硬材料合成领域,具体为高密度聚晶超硬材料制备方法。本发明提供高密度聚晶超硬材料制备方法,往大量的金刚石颗粒、立方氮化硼颗粒中加入少量的碳化物、氮化物、硼化物和碳氮化物,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进行烧结,形成一个或多个超薄颗粒粘结层,将颗粒粘结层粉碎后与碳类物质颗粒或六方氮化硼(HBN)再次烧结,得到高密度聚晶金刚石或高密度聚晶立方氮化硼。高密度聚晶超硬材料具有很高的热稳定性和化学反应惰性,兼具硬度和韧性,在制作成工具的过程中不需要使用过度的压力和温度,制作的刀具或钻头等有更高切削速度,更长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超硬材料合成领域,具体为高密度聚晶超硬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超硬材料则是指硬度可与金刚石相比拟的材料。目前使用的超硬材料主要是立方氮化硼与金刚石,但是还是许多超硬材料正在研发中,如碳化硼,孪晶金刚石,碳化硅等III族和IV族间化合物。
超硬材料主要是指金刚石和立方氮化硼。金刚石(英文:Diamond)是目前已知的世界上最硬的物质,另外C60的硬度可能不亚于金刚石,但尚未定论。立方氮化硼硬度仅次于金刚石。这两种超硬材料的硬度都远高于其它材料的硬度,包括磨具材料刚玉、碳化硅以及刀具材料硬质合金、高速钢等硬质工具材料。因此,超硬材料适于用来制造加工其它材料的工具,尤其是在加工硬质材料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占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止因如此,超硬材料在工业上获得了广泛应用。除了用来制造工具之外,超硬材料在光学、电学、热学方面具有一些特殊性能,是一种重要的功能材料,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这方面的性能和用途正在不断地得到研究开发。
金刚石,也称钻石,有天然金刚石和人造金刚石两种。金刚石是目前世界上已知的最硬工业材料,它不仅具有硬度高、耐磨、热稳定性能好等特性,而且以其优秀的抗压强度、散热速率、传声速率、电流阻抗、防蚀能力、透光、低热胀率等物理性能,成为工业应用领域不可替代的新材料,现代工业和科学技术的瑰宝。
人造金刚石是加工业最硬的磨料,电子工业最有效的散热材料,半导体最好的晶片,通讯元器件最高频的滤波器,音响最传真的振动膜,机件最稳定的抗蚀层等等,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冶金、石油钻探、建筑工程、机械加工、仪器仪表、电子工业、航空航天以及现代尖端科学领域。
立方氮化硼(CBN)是硬度仅次于金刚石的超硬材料。它不但具有金刚石的许多优良特性,而且有更高的热稳定性和对铁族金属及其合金的化学惰性。它作为工程材料,已经广泛应用于黑色金属及其合金材料加工工业。同时,它又以其优异的热学、电学、光学和声学等性能,在一系列高科技领域得到应用,成为一种具有发展前景的功能材料。立方氮化硼微粉,用在精密磨削、研磨、抛光和超精加工,以达到高精度的加工表面。适用于树脂、金属、陶瓷等结合剂体系,亦可用于生产聚晶复合片烧结体,还可用做松散磨粒、研磨膏。
CBN由于具有优异的化学物理性能,如具有仅次于金刚石的高硬度、高热稳定性和化学惰性,作为超硬磨料在不同行业的加工领域获得广泛的应用,汽车、航天航空、机械电子、微电子等工业不可或缺的重要材料,也得到各工业发达国家的极大重视。合成CBN除静高压触媒法还有多种方法,如静高压直接转化法、动态冲击法、气相沉积法等,其中有些方法如气相沉积法发展很快。但迄今为止工业合成CBN主要方法还是静高压触媒法,CBN的合成研究也主要集中于这方面。
人造金刚石聚晶(PCD)复合片是在高温高压情况下由许多细晶粒金刚石和硬质合金衬底联合烧结而成的块状聚结体。它和PCBN一样具有高强度、高硬度、高耐磨性、特别是具有高的抗冲击韧性。作为加工工具,PCD主要用于石油、冶金、地质钻头、扩孔器等,其钻进速度及时效均为天然金刚石的许多倍,同时钻进过程中还可以有效保持孔径。人造金刚石复合片还可以用来切削非铁金属及其合金、硬质合金以及非金属材料。切削速度为硬质合金刀具的上百倍,耐用度为硬质合金的上千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旭日磨具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未经郑州旭日磨具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1376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半挂车
- 下一篇:塑料模具二次滑块抽芯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