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模拟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故障信号发生装置及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913015.1 | 申请日: | 2015-12-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4551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6 |
| 发明(设计)人: | 周虎;黄维成;赵林平;祁胜利;陈佳黎;高小明;孙沛;吴守尊;袁鹏程;孙海鸿;夏旺;王斌;张鹏;王杨;柴明轩;王浩强;杨志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公司;兰州巨力电力科技有限公司;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平凉供电公司;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R1/28 | 分类号: | G01R1/28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恒高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9 | 代理人: | 宋敏 |
| 地址: | 10003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模拟 中性 接地系统 单相 接地 故障 信号 发生 装置 方法 | ||
1.一种模拟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故障信号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三相10KV电源线、单级断路器、隔离开关和接地电阻器组,所述单级断路器的一端连接所述三相10KV电源线中的一相电源线,所述单级断路器的另一端通过所述隔离开关连接所述接地电阻器组的一端,所述接地电阻器组的另一端接地;
所述单级断路器:用于控制单相接地故障实验装置的开闭,同时用于所述单相接地故障实验装置的过电流保护;
所述隔离开关:用于保护终止实验或调整实验参数时的操作;
所述接地电阻器组:用于提供不同电阻器模拟接地情况下的实验数据,从而得到输配电预警参数;
所述接地电阻器组包括第二压盖、第二绝缘固定座和第二电阻器;
所述第二压盖位于所述第二绝缘固定座的上端,所述第二电阻器位于所述第二绝缘固定座的外部并与所述第二压盖连接;
所述第二电阻器,包括沿面爬电型弧光电阻器;
所述沿面爬电型弧光电阻器包括第一本体、钨环、钨颗粒层和间隙槽;
所述钨环和钨颗粒层均匀交错地通过粘结剂固定在所述第一本体上,所述间隙槽位于所述钨环和钨颗粒层之间;
所述第一本体采用电工陶瓷制成,所述电工陶瓷包括陶瓷层和釉面层;
所述钨环由CuW50经粉末冶金技术烧结制成;
所述钨颗粒层为一层均匀分部在所述第一本体表面的钨颗粒,所述钨颗粒由CuW50制成,直径为1mm,用于连接弧光电流;
所述间隙槽用于切断强电流,同时用于连接弧光电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拟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故障信号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沿面爬电型弧光电阻器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采用电工陶瓷制作第一本体;
S2:将CuW50经粉末冶金技术烧结成制成钨环;
S3:采用CuW50制作钨颗粒;
S4:将成型的钨环和钨颗粒的表面均匀涂抹上粘结剂并烘干;
S5:将烘干后的钨环及钨颗粒均匀的镶嵌在第一本体上,钨环与钨颗粒形成的钨颗粒层均匀交错地排列在第一本体上,得到沿面爬电型弧光电阻器胚胎;
S6:在25℃的恒温通风条件下烘干沿面爬电型弧光电阻器胚胎,最后放入中频炉烧结成型;
S7:采用工艺磨床将沿面爬电型弧光电阻器研磨成型:具体为将烧结成型后的沿面爬电型弧光电阻器上的钨颗粒磨削成球冠型,再在钨环及钨颗粒层间隙处磨削出间隙槽,至此沿面爬电型弧光电阻器制作成型。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模拟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故障信号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中使用的粘结剂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数的组分:30%Cu粉、30%W粉、20%高岭土及20%工业胶水;
所述粘结剂的配制工艺为:按上述质量百分比准备好各组分,先将Cu粉、W粉和高岭土混合并搅拌均匀,再加入浓度为30%的工业胶水,并搅拌均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公司;兰州巨力电力科技有限公司;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平凉供电公司;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未经国家电网公司;兰州巨力电力科技有限公司;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平凉供电公司;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13015.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处理地震数据以供解读的系统和方法
- 下一篇:制造一体化光伏模块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