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防止放张拉应力破坏的U型梁模具及U型梁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912536.5 | 申请日: | 2015-12-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384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04 |
| 发明(设计)人: | 田颖钱;张耀生;顾进;刘殿生;祝林盛;陈建大;朱敏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建工材料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8B7/00 | 分类号: | B28B7/00;B28B23/04;B28B1/04;B28B13/06 |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1105 | 代理人: | 周涛 |
| 地址: | 200086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防止 放张拉 应力 破坏 模具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构件制作,特别涉及到一种用于预制混凝土建筑构件尤其是预制U型梁外膜模具以及此种模具,并采用滑移技术来缓冲放张时应力。
背景技术
在目前的轨道交通中常见的是U型梁的制作,通过将多段U型梁架设在水泥立柱上做成轨道。上海的轨道交通16号线就是最典型的应用案例,这种U型梁在底部是一个平面,仅仅在底面上靠近端部位置分别设有宽大的搁置面。但是在设计轨道交通17号线时,对U型梁的结构进行部分调整,该U型梁底部的两端支座段加厚为横向下部凸台,如图1所示。
在U型梁的制作完成后,需要对U型梁进行放张操作以释放应力,由于16号线U型梁底板是在同一水平线上,采用梁体平移法,即底模与台座间完全固定,放张时U型梁克服底模间的摩擦力进行纵向滑移。
由于17号线U型梁在两端支座段底板处各加厚100mm,采用梁体平移法将导致U型梁支座段的加厚部分由于受到固定底模的剪力而破坏。17号线U型梁因存在特殊性,其放张技术在原有16号线U型梁放张技术的背景下衍生而出,现有技术无法解决17号线先张法U型梁放张时与台座基础结构及模板构造冲突的难点,需我们进一步的改进模具和制作方法,从而制作出符合设计要求的17号线U型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对U型梁放张时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新的适应17号线U型梁结构的U型梁模具,并以该为基础设计出来新的施工工艺。本发明的U型梁模具和施工方法要能够准确无误地制作出符合设计结构要求的17号线U型梁,确保放张过程中不会破坏其结构,提高质量和生产效率。
为了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防止放张拉应力破坏的U型梁模具,该U型梁底部的两端支座段加厚为横向下部凸台,所述的U型梁模具包括有外模、内模、底模和端模,所述的外模包括有左外模和右外模,所述的内模包括有左内模和右内模,所述的外模、底模、内模和端模之间形成容纳浇筑预制U型梁的模腔,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模设有底模固定端和底模可移动端,该底模可移动端处设有与所述横向下部凸台对应的横向凹坑,所述底模可移动端的底部固定有滑移轨道,所述外模也设有外模固定端和外模可移动端,所述的底模固定端和底模可移动端之间留有底模收缩缝,在外模固定端和外模可移动端之间、所述底模收缩缝对应的位置设有可拆卸外模,在所述底模收缩缝上铺设有木板,该木板的底部设有两根方木条,该方木条固定在两根角钢上,该角钢分别固定在底模收缩缝处底模固定端和底模可移动端相对的侧壁上。
在本发明用于防止放张拉应力破坏的U型梁模具中,所述的滑移轨道是通过四氟板安装槽中设置四氟板作为滑移块制成,该四氟板安装槽固定在底模可移动端的底部且开槽向下,在四氟板安装槽处内固定有多个四氟板且向外突出。
在本发明用于防止放张拉应力破坏的U型梁模具中,在台座地坪上固定有地梁,该地梁上设有四根滑移道,该滑移道对应于所述的滑移轨道,且所述的四氟板与滑移道接触。
在本发明用于防止放张拉应力破坏的U型梁模具中,所述的底模收缩缝的宽度为150mm,底模收缩缝上铺设的木板宽度为140mm,厚度为5mm。
在本发明用于防止放张拉应力破坏的U型梁模具中,所述的可拆卸外模的宽度为180mm。
一种利用上述的U型梁模块制备U型梁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安装固定底架作为地梁,该地梁安装在台座地坪上,该固定底架上设置有四个滑移道;
第二步,安装底模,该底模分为底模固定端和底模可移动端,在底模可移动端底部设有滑移轨道,四根滑移轨道对应于四根所述的滑移道,在底模固定端和底模可移动端之间预留宽150mm的底模收缩缝,并分别在底模固定端和底模可移动端对应的端部分别固定一根角铁,在两根角铁上分别固定一根方木条,在两根方木条之间架设一根木板,该木板的宽度为140mm,厚度为5mm,使得所述木板的顶面与底模固定端和底模可移动端平齐,在所述的底模可移动端上设有保持直行移动避免晃动的底模限位器;
第三步,安装外模,该外模包括有左外模和右外模两部分,左外模和右外模分别设有外模固定端和外模移动端,将外模固定端与底模固定端合拢并固定,安装外模挂篮式走道,并安装外模可移动端,然后将外模可移动端与底模可移动端合拢并固定,在外模固定端和外模可移动端之间留有收缩缝,在收缩缝位置安装可拆卸外模,该可拆卸外模作为放张装置;
第四步,钢筋入模,将钢筋绑扎,入模时确保支座埋件正确就位和安装平整,从而确保钢筋保护层的厚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建工材料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建工材料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1253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仿大理石洗手台模具及仿大理石洗手台生产工艺
- 下一篇:一种复合型刨花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