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调节宽度的聚氨酯硬泡连续发泡生产线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912155.7 | 申请日: | 2015-12-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593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06 |
| 发明(设计)人: | 林永飞;崔爱华;陈栋;苏向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绿源新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9C44/34 | 分类号: | B29C44/34;B29C44/60;B29K75/00 |
| 代理公司: | 南通市永通专利事务所 32100 | 代理人: | 葛雷 |
| 地址: | 226001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调节 宽度 聚氨酯 连续 发泡 生产线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调节宽度的聚氨酯硬泡连续发泡生产线。
背景技术
聚氨酯硬质泡沫因其优异的物性及其特殊的加工应用特性,在建筑节能市场领域应用占有率不断提高。聚氨酯硬质保温板作为最优异的保温建材又具有安装方便,使用过程中可以避免或减少维护费用,被广泛应用于建筑物的围护保温。国家规划在2020年要完成全国所有建筑的节能改造工作,据预测,每年将需要1.5亿m2以上的聚氨酯节能保温板,有着十分巨大的市场。
目前国内生产聚氨酯保温板是由间歇方式生产的聚氨酯硬质块状泡沫切割而成的,这种方法生产量小,远远不能满足我国建筑节能市场的需求。因此,聚氨酯硬质块状的生产是个瓶颈,国内生产聚氨酯硬质块泡以铁质箱模为模具,将A、B组分原料通过发泡机或者人工搅拌通入模具进行发泡。存在的主要问题有:生产能力低,用工多,劳动强度大,自动化程度低,质量控制难度大,不利于在规模的生产,同时泡沫的性能也远不如连续发泡的块状泡沫。此外,随着泡沫在多领域的应用,对所生产出的泡沫的尺寸要求也不尽相同,使用固定宽度生产线容易造成浪费或者不能满足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合理,可用于连续生产质量可靠的硬泡聚氨酯块状泡沫,压合平整,产量高的可调节宽度的聚氨酯硬泡连续发泡生产线。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可调节宽度的聚氨酯硬泡连续发泡生产线,其特征是:包括底部履带式传动带、左右两侧履带式传动侧板,底部履带式传动带、左右两侧履带式传动侧板与生产线框架固定连接;电动调节宽度装置与左右两侧履带式传动侧板连接,调节左右两侧履带式传动侧板中至少之一的移动。
电动调节宽度装置是由多组蜗轮丝杆、多级十字转向器、多组传动杆和宽度调节电机组成;每组蜗轮丝杆包括上、下蜗轮丝杆,上、下蜗轮丝杆通过链条连接;
左右两侧履带式传送侧板通过固定支架安装悬挂在蜗轮丝杆上,再经过十字转向器固定在生产线框架上;多组传动杆将多级十字转向器联接,并与宽度调节电机所安装的十字转向器相联,由宽度调节电机提供动力;两侧履带式传送侧板下边沿与底部履带式传送带表面贴近。
所述底部履带式传送带宽度为1.8-2.4m;左右两侧履带式传送侧板可调间距为0.5-2.4m。
所述底部履带式传送带与左右两侧履带式传送侧板是同步的。
本发明实现了工厂连续化生产,质量稳定、成本低、生产效率高,可以大规模生产;此外,生产线可调节宽度,提高产品的切材率,降低产品成本,使得泡沫有更多的应用范围。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聚氨酯硬泡连续发泡生产线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聚氨酯硬泡连续发泡生产线两侧调节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聚氨酯硬泡连续发泡生产线单侧调节截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包括:
1、顶纸放卷器;2、顶纸调节器;3、浮动压顶;
4、传动杆;5、宽度调节电机;6、上蜗轮丝杆;
7、框架;8、履带转动电机;9、侧纸收集器;
10、下传送履带;11、十字转向器;12、联接器;
13、链条;14、固定轴;15、固定支架;
16、左履带式传送板;17、下蜗轮丝杆;18、右履带式传送板;19、悬挂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可调节宽度的聚氨酯硬泡连续发泡生产线,如图2和图3所示,用于聚氨酯硬质块状泡沫发泡固化成型部分的履带式生产线中的两侧履带式传送带16与18至少其中一侧可以左右移动,使得所生产出来的泡沫宽度可调节。
可调节宽度的连续发泡线包括生产线框架7、底部履带式传送带10、左右两侧履带式传送侧板16、18以及电动调节宽度装置部分。发泡生产线通过框架7将左右传送履带16、18和下传送履带10固定起来。生产发泡时,泡沫在同步三面传送履带上发泡固化成型,并传送到切断工段。
其中,电动调节宽度装置部分是由多组蜗轮丝杆17、多级十字转向器11、多组传动杆4和宽度调节电机5组成。为有效固定好两侧履带式传送带16、18而设定上下蜗轮丝杆17,以保证泡沫在连续线上发泡固化成型后两侧不易变型。上下两根蜗轮丝杆通过链条13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绿源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绿源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1215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