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钻井岩屑排放系统螺旋输送器旋转底座在审
申请号: | 201510911978.8 | 申请日: | 2015-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646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06 |
发明(设计)人: | 孙景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中远船务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21/01 | 分类号: | E21B21/01 |
代理公司: | 大连科技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119 | 代理人: | 龙锋;郭日志 |
地址: | 116113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钻井 岩屑 排放 系统 螺旋 输送 旋转 底座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钻井岩屑排放系统螺旋输送器旋转底座。
背景技术
随着海洋油气开采的迅猛发展,国际市场对于钻井平台等海工产品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岩屑处理设备是钻井平台等海工产品不可或缺的部分,而螺旋输送器作为岩屑处理中的最常见设备,以实用性强著称,当螺旋输送器与其他岩屑处理设备配合,需做成可旋转式底座时,一种科学、合理、安全的底座设计是必不可少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1、既能满足设备安装需求,也可实现设备的旋转,满足设备操作要求的钻井岩屑排放系统螺旋输送器旋转底座。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钻井岩屑排放系统螺旋输送器旋转底座,包括第一管子、第二管子、底板、第一耳板、第二耳板、第一环板和第二环板,所述第二管子上端套装在第一管子上,下端固定在底板上,第一耳板固定在第二管子上,第二耳板固定在第一管子上,第一耳板与第二耳板通过销轴连接,第一环板固定在第一管子上,第二环板固定在第二管子上,所述第一环板与第二环板之间构成托盘式结构。
所述第一管子上端两侧安装有肘板。
所述第二管子下端两侧与底板之间安装有肘板。
所述第一环板与第二环板之间加有润滑脂。
本发明一种钻井岩屑排放系统螺旋输送器旋转底座,既能满足设备安装需求,也可实现设备的旋转,满足设备操作要求,此底座形式结构简单,重量轻,成本低;工作效率高、劳动强度小,可操作性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钻井岩屑排放系统螺旋输送器旋转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D处放大图。
图3是图1的A-A剖视图。
图4是图1的B-B剖视图。
图5是图3的C-C剖视图。
图中:1、第一管子;2、第二管子;3、底板;4、第一耳板;5、第二耳板;6、销轴;7、第一环板;8、第二环板;9、肘板;10、润滑脂。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5所示,钻井岩屑排放系统螺旋输送器旋转底座,包括第一管子1、第二管子2、底板3、第一耳板4、第二耳板5、第一环板7和第二环板8,第二管子2上端套装在第一管子1上,下端固定在底板3上,第一耳板4固定在第二管子2上,第二耳板5固定在第一管子1上,第一耳板4与第二耳板5通过销轴6连接,第一环板7固定在第一管子1上,第二环板8固定在第二管子2上,第一环板7与第二环板8之间构成托盘式结构,第一管子1上端两侧安装有肘板9,第二管子2下端两侧与底板3之间安装有肘板9,本发明选用M16X40的螺栓,将螺旋输送器与底座固定,通过两个不同直径的管子及第一环板、第二环板的托盘式结构配合,实现底座的旋转,为顺利实现旋转,在托盘式结构处留有空隙,以便加入润滑脂10,设有四个结构肘板,对整个底座进行加强,第一耳板、第二耳板与轴销配合,组成“销轴式”结构,可将螺旋输送器固定在选定的工作位置,防止螺旋输送器任意转动,本发明钻井岩屑排放系统螺旋输送器旋转底座,既能满足设备安装需求,也可实现设备的旋转,满足设备操作要求,此底座形式结构简单,重量轻,成本低;工作效率高、劳动强度小,可操作性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中远船务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大连中远船务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1197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