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二极管油墨烘干工装在审
申请号: | 201510910952.1 | 申请日: | 2015-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462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24 |
发明(设计)人: | 魏广乾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凯西驿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41F23/04 | 分类号: | B41F23/04 |
代理公司: |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7 | 代理人: | 蒙捷 |
地址: | 401147 重庆市渝北***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二极管 油墨 烘干 工装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二极管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二极管油墨烘干工装。
背景技术
二极管,是电子元件当中,一种具有两个电极的装置,只允许电流由单一方向流过。二极管最普遍的功能就是只允许电流由单一方向通过(称为顺向偏压),反向时阻断(称为逆向偏压)。因此,二极管可以想成电子版的逆止阀。
目前,二极管是电子行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件,每个二极管上均标记有油墨,油墨用以区分二极管的正负极。二极管上的油墨需要烘干才能送入封装工序,目前的二极管生产企业通常将标记有油墨的二极管排列在烘箱内进行烘干处理,然后烘箱只能烘干二极管上半部分的油墨,而无法烘干二极管与烘箱接触处的油墨,因此,采用现有的烘箱很难完全将标记在二极管上油墨烘干。
发明内容
本发明意在提供一种二极管油墨烘干工装,以方便在对二极管进行油墨烘干时使二极管表面能够均匀烘干。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基础技术方案如下:二极管油墨烘干工装,包括本体、卡条,所述本体为矩形框状,所述本体相对两侧壁的顶端设有若干相对的卡槽,相邻两个卡槽之间留有供热风通过的风道,所述本体另外两侧壁的下部为镂空结构。所述卡条为矩形条状,卡条的一侧设有若干组安装孔,所述安装孔沿卡条最长的中心线布置。所述卡条的两端向外凸起形成卡台,所述卡台与卡槽相配合。
本方案的原理及优点是:操作时,将涂有油墨的二极管的引脚插入到卡条上的安装孔内,将二极管竖向安装在卡条上。通过卡条两端的卡台与本体上的卡槽之间的卡接配合将卡条水平固定在本体上,将本体送入烘干设备内即可对二极管上的油墨进行均匀烘干。通过安装孔将二极管的引脚固定,使二极管涂有油墨的表面全部暴露在空气中,使烘干机内的热气流能够对二极管表面的油墨进行全面烘干。本体上设置多个卡槽,卡条上设置多组安装孔使工装一次可以装夹大量二极管,方便对二极管进行批量的油墨烘干处理,提高了烘干效率。将卡条卡接在本体上在卡条损坏时方便对卡条进行更换,使卡条的装卸更加简单方便。本体的短边下部镂空,卡条与卡条之间设置风道使烘干机内的热气流能够在工装的表面自由流动,方便对二极管表面的油墨进行全面均匀的烘干,使油墨烘干效果更好。本方案能够对涂有油墨的二极管进行引脚装夹,使二极管涂有油墨的表面全部暴露在空气中,使二极管表面的油墨能够全面均匀的烘干,对二极管表面油墨的烘干效果更好,不用进行补加油墨的操作,效率更高,降低了成本。
优选方案一,作为基础方案的一种改进,所述卡槽下方的本体底端向外横向延展形成安装台。本体下端横向延展的安装台使本体下端的面积增大,在摆放或安装到烘干机内时更加稳定,不会歪斜使二极管从卡条上掉落。
优选方案二,作为优选方案一的一种改进,所述本体与卡条相平行的两侧壁的上部外侧均固定有向上倾斜的提手,所述提手为中空结构。设置提手使搬运本体时更加方便,空心的提手在烘烤后降温更快,不会将操作者的手烫伤。
优选方案三,作为优选方案二的一种改进,所述本体和卡条均为陶瓷制成。陶瓷制成的本体和卡条的屈服强度高,抗高温性能好,耐磨耐腐蚀,使用寿命更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本体1、安装台2、提手3、卡条4、卡台5、卡槽6、安装孔7、风道8。
实施例基本如附图1、图2所示:二极管油墨烘干工装,包括本体1、卡条4,所述本体1为长方形框状的陶瓷件,所述本体1的两条长边的顶端设有若干相对的卡槽6,相邻两个卡槽6之间留有供热风通过的风道8,本体1两条长边的底端向外横向延展形成安装台2。所述本体1的两条短边上部的外侧均固定有向上倾斜的提手3,所述提手3为中空结构,所述本体1两条短边的下部为镂空结构。所述卡条4为矩形条状的陶瓷件,卡条4的一侧设有若干组安装孔7,所述安装孔7沿卡条4最长的中心线布置,每组所述安装孔7包括两个圆形通孔。所述卡条4的两端向外凸起形成卡台5,所述卡台5的厚度为卡条4厚度的一半,所述卡台5与卡槽6相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凯西驿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凯西驿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1095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CCD相机检测的凹版印刷机
- 下一篇:负压消臭窄隙风帘口便口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