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转向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909736.5 | 申请日: | 2015-12-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9144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5 |
| 发明(设计)人: | 今垣进;冈野僚太;作田雅芳;高桥祐司;杉浦友纪;石村匠史;久保田健朗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捷太格特 |
| 主分类号: | B62D1/185 | 分类号: | B62D1/185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李洋;苏琳琳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转向 装置 | ||
转向装置(1)包括:能够朝轴向X移动的上护套(10)、固定于上护套(10)的第一限位部件(41)、以及车体侧的第二限位部件(42)。第二限位部件(42)在锁定及解锁机构(4)将上护套(10)的锁定解除时,移动在轴向X上与第一限位部件(41)对置的进出位置,在锁定及解锁机构(4)将上护套(10)锁定时,移动至从进出位置退避的退避位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转向装置。
背景技术
在日本特开2002-59849号公报公开的车辆用转向装置中,转向柱将支承方向盘的转向轴支承为能够旋转。转向柱由上侧的内柱和与内柱嵌合的下侧的外柱构成。转向柱具有望远镜式构造。望远镜式伸缩调整时,通过相对于外柱使内柱沿轴向滑动,来调整方向盘的轴向位置。
在外柱设置有近似U字形的支架。在支架的弯曲部的下部设置有筒状的限位突起。限位突起与内柱的轴向长孔卡合。
望远镜式伸缩调整时,限位突起能够在内柱的轴向长孔内移动。限位突起与轴向长孔的端部抵接,由此作为用于内柱的在轴向上的限位器工作。
在日本特开2002-59849号公报的转向装置中,在为了吸收车辆碰撞时的冲击而采用使内柱脱离结构的情况下,限位突起与内柱的轴向长孔的端部抵接,由此存在阻碍内柱的脱离的可能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在为了柱护套的伸缩调整而使上护套移动的结构中,能够防止伸缩调整时用于限制上护套的规定以上的移动的限位部件阻碍车辆碰撞时的上护套的脱离的转向装置。
作为本发明的一方式的转向装置包括:转向操纵部件;转向轴,其一端连结上述转向操纵部件,并能够沿轴向伸缩;柱护套,其具有在上述转向操纵部件侧对上述转向轴进行支承的上护套、和固定于车体侧并在上述轴向上与上述转向操纵部件相反的一侧对上述转向轴进行支承的下护套,通过上述上护套沿上述轴向的移动而该柱护套能够与上述转向轴一起沿上述轴向伸缩;操作部件,其为了上述柱护套的伸缩调整而被操作;锁定及解锁机构,其与上述操作部件的操作连动,将上述上护套在上述轴向锁定,或将该锁定解除;脱离机构,其在车辆碰撞时使上述上护套朝上述相反的一侧脱离;第一限位部件,其固定于上述上护套的外侧面;以及第二限位部件,其被支承于车体侧,在上述锁定及解锁机构将上述上护套的锁定解除时,与上述操作部件的操作连动地移动,直至在上述轴向与上述第一限位部件对置的进出位置,在上述锁定及解锁机构将上述上护套锁定时,上述第二限位部件与上述操作部件的操作连动地移动,直至从上述进出位置退避的退避位置。
根据上述方式的转向装置,在转向装置中,能够与转向轴一起沿轴向伸缩的柱护套具有:在转向操纵部件侧对转向轴进行支承的上护套、和在轴向上与转向操纵部件相反的一侧对转向轴进行支承的下护套。下护套固定于车体侧,通过上护套朝轴向移动而使柱护套伸缩。
以与操作部件的操作连动的方式锁定及解锁机构将轴向上的上护套的锁定解除,因此能够进行柱护套的伸缩调整。在伸缩调整后,通过操作部件的操作,锁定及解锁机构将上护套在轴向上锁定。在车辆碰撞时,脱离机构使上护套朝相反的一侧脱离。
在上护套的外侧面固定第一限位部件,在车体侧支承第二限位部件。在锁定及解锁机构将上护套的锁定解除时,第二限位部件与操作部件的操作连动而移动至进出位置,在进出位置在轴向上与第一限位部件对置。因此,在柱护套的伸缩调整时,第二限位部件通过从轴向与同上护套一起移动的第一限位部件抵接来限制上护套的规定以上的移动。
在锁定及解锁机构将上护套锁定时,第二限位部件与操作部件的操作连动地移动,直至从进出位置退避的退避位置。因此,退避位置的第二限位部件在轴向上不与第一限位部件对置。因此,在车辆碰撞时,第二限位部件不从轴向与第一限位部件抵接,因此上护套能够顺利地脱离。
以上的结果,能够防止柱护套的伸缩调整时用于限制上护套的规定以上的移动的第一限位部件以及第二限位部件阻碍车辆碰撞时的上护套的脱离的情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捷太格特,未经株式会社捷太格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0973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