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激光损伤初期材料喷射行为的诊断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906667.2 | 申请日: | 2015-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24712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03 |
发明(设计)人: | 马彬;王可;张莉;陆梦蕾;焦宏飞;程鑫彬;王占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济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1/88 | 分类号: | G01N21/88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翁惠瑜 |
地址: | 20009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喷射 粒子 激光损伤 材料喷射 成像系统 单相机 探测光 诊断 纳秒脉冲激光器 图像处理技术 长度和位置 透射型光学 泵浦探测 比较图像 空间分辨 粒子喷射 粒子行为 喷射方向 时间分辨 同一位置 基板 捕获 图像 | ||
1.一种激光损伤初期材料喷射行为的诊断方法,该方法用于透射型光学基板在发生激光损伤后粒子喷射行为的诊断和捕获,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①基于泵浦探测技术,建立包含一台纳秒脉冲激光器的微米空间分辨和纳秒时间分辨的双探测光单相机成像系统;
②根据所述双探测光单相机成像系统获取喷射粒子在同一位置、设定时间间隔的图像;
③比较图像上喷射粒子的差异,根据图像处理技术获得粒子的长度和位置信息,获取喷射粒子行为,包括喷射粒子的喷射方向、喷射速度和等效尺寸,具体为:
21)在图像中,获得某个喷射粒子i1在第一束探测光下捕获的图像,采用图像处理技术依据直线飞行中的拖影效应,获取在脉宽T00=8.5ns曝光时间下产生的拖影图像其后端边缘中心位置(xi1’,yi1’)、中心位置(xi1,yi1)、前端边缘中心位置(xi1”,yi1”)、喷射角度θi、在喷射方向上的长度Ri1与喷射方向垂直方向上的宽度di1;
22)在喷射角度θi上寻找另一喷射粒子i2,该喷射粒子i2即喷射粒子i1在第二束探测光下的图像,采用图像处理技术获取在脉宽T00=8.5ns曝光时间下产生的拖影图像其后端边缘中心位置(xi2’,yi2’)、中心位置(xi2,yi2)、前端边缘中心位置(xi2”,yi2”)、在喷射方向上的长度Ri2与喷射方向垂直方向上的宽度di2;
23)在喷射角度θi上,根据喷射粒子i1的前端边缘中心位置(xi1”,yi1”)和喷射粒子i2的后端边缘中心位置(xi2’,yi2’),计算出无探测光区域在喷射方向上的长度Ri12:
Ri122=(xi1”-xi2’)2+(yi1”-yi2’)2;
24)计算喷射粒子在不同曝光时间下的平均飞行速度:
vi1=(Ri1+Ri12)/(T00+T2),vi2=(Ri2+Ri12)/(T00+T2)
其中,T2为两束探测光之间的时间延迟;
25)计算喷射粒子在不同曝光时间下、在喷射角度θi上的等效长度和等效直径:
dθ1=(Ri1-Ri12)/2,dθ2=(Ri2-Ri12)/2
ri12=di12+dθ12,ri22=di22+dθ22
其中,dθ1、dθ2为等效长度,ri1、ri2为等效直径;
26)比较vi1和vi2,判断同一粒子在不同时间下的速度是否发生变化;比较di1和di2、dθ1和dθ2,判断同一粒子在飞行中是否发生翻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济大学,未经同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06667.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显示屏全自动光学检测机器人
- 下一篇:一种甲醛检测试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