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双曲特异材料微腔的近红外全向吸收器在审
申请号: | 201510906521.8 | 申请日: | 2015-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491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04 |
发明(设计)人: | 薛春华;张冶文;孙勇;陈鸿;江海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济大学 |
主分类号: | G02B5/00 | 分类号: | G02B5/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赵志远 |
地址: | 20009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特异 材料 红外 全向 吸收 | ||
1.一种基于双曲特异材料微腔的近红外全向吸收器,其特征在于,该吸收器 包括金属基底,在金属基底上设有周期层叠设置的薄硅薄膜与氧化铟锡薄膜,在最 上层氧化铟锡薄膜上设有周期层叠设置的厚硅薄膜与氮化硅薄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双曲特异材料微腔的近红外全向吸收器,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薄硅薄膜与氧化铟锡薄膜共有5个周期层叠。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双曲特异材料微腔的近红外全向吸收器,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厚硅薄膜与氮化硅薄膜共有4个周期层叠。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双曲特异材料微腔的近红外全向吸收器,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厚硅薄膜与氮化硅薄膜周期层叠后作为布拉格反射镜。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双曲特异材料微腔的近红外全向吸收器,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薄硅薄膜的折射率为3.48,厚度为25纳米。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双曲特异材料微腔的近红外全向吸收器,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氧化铟锡薄膜是一种透明导电薄膜,厚度为25纳米。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双曲特异材料微腔的近红外全向吸收器,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厚硅薄膜的折射率为3.48,厚度为112纳米。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双曲特异材料微腔的近红外全向吸收器,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氮化硅薄膜的折射率为2.0,厚度为232纳米。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双曲特异材料微腔的近红外全向吸收器,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金属基底为银,作为吸收层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济大学,未经同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06521.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