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动下线机在审
申请号: | 201510906261.4 | 申请日: | 2015-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931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03 |
发明(设计)人: | 田子夜;王俊锋;徐圆飞;温子宽;何竞择;杨海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星机器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51/10 | 分类号: | B65H51/10;B65H54/02;B65H63/08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9 | 代理人: | 史霞 |
地址: | 10001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下线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动下线机。
背景技术
目前在实际生产中普遍采用的下线方式仍然是人工操作,即靠人力完成放线、定长、收线、切线等步骤,这种人工下线方式存在下线速度慢,下线长度误差大,易乱线,劳动强度大等缺点,易造成人力和物力的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劳动强度低,操作简单,下线速度快,线长精度高,避免乱线的下线机。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以自动收、放线,自动测量下线长度的自动下线机,其包括安装有脚轮的工作台、设置于所述工作台内部的驱动机构和依次设置于所述工作台台面上的放线机构、夹线机构、切线机构及收线机构,所述放线机构具有用于套接线盘并能够自由转动的放线辊,所述夹线机构具有能够夹持线束的多对辊轮,所述收线机构具有收线辊,安装于所述工作台内部的所述驱动机构能够带动所述收线辊旋转,当用于放线的线盘套装在所述放线辊上,并将缠绕于线盘上的线束拉出,顺次经由所述夹线机构、所述切线机构,缠绕在套装于所述收线辊的线盘上时,所述收线机构能够在所述驱动机构的驱动下,从所述放线机构的线盘上卷绕出需要长度的线束,再通过所述切线机构切断,以获得所需要的线束。
优选所述放线辊和所述收线辊均为由多根圆钢焊接成的锥形辊。
优选还包括前水平辊和后水平辊,分别设置在所述夹线机构的两侧,所述放线机构拉出的线束经由所述前水平辊、所述切线机构、所述后水平辊,再进入所述切线机构,从而能够避免在下线过程中线束的上下窜动。
优选所述夹线机构包括两个小尼龙辊、一个大尼龙辊和一个大橡胶辊;两个所述小尼龙辊安装在一个活动块上,所述大尼龙辊和所述大橡胶辊各自分别与一个小尼龙辊配对地安装在一个固定块上;所述活动块上设置有弹簧,两个螺钉穿过所述弹簧将所述活动块与调整块连接;所述调整块通过调节螺钉与控制块连接。
优选还包括显示屏和编码器,所述显示屏用于设置参数并能够实时查看下线进度,以及控制下线启停,所述编码器与所述大橡胶辊的旋转轴连接,所述编码器能够自动测量出卷取线束的长度,并输出至显示屏进行显示。
优选所述切线机构包括冲压手柄、刀片和保护块;所述刀片设置在两个所述保护块之间,并与所述冲压手柄对正。
优选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电机和变频器,所述电机通过皮带驱动所述收线机构,所述电机能够通过变频器调速。
优选还包括急停按钮,用于紧急停机。
优选所述工作台设有检查门。
下线时,首先将用于放线的线盘套装在放线辊上,然后将线束的一端依次通过前水平辊、夹线机构、后水平辊、切线机构之后固定到收线辊上,按下电源按钮,开启显示屏,在显示屏上设置好下线长度、下线速度等参数并启动下线机,收线机构在电机驱动下开始下线工作,在下线过程中依靠安装有编码器的大橡胶辊与线束的纯滚动可实现下线长度的自动测量,当达到预设的下线长度时下线机自动停止工作,然后用冲压手柄将线束切断,最后将已下好的成卷线束从收线辊上取下即完成一次下线工作。在下线过程中,如遇紧急情况可按下急停按钮使整机停止工作。与传统手动下线方式相比具有操作简单,下线速度快,线长精度高,避免乱线等特点,且大大降低了操作者的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自动下线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正视图(图中略去了工作台的周围护板);
图3是夹线机构的结构原理图;
图4是切线机构的结构原理图。
符号说明
10.工作台,11.电源按钮,12.急停按钮,13.检查门,14.脚轮
20.放线机构,21.放线辊
30.前水平辊
40.夹线机构,41.大尼龙辊,42.固定块,43.活动块,44.大橡胶辊,45.小尼龙辊,46.弹簧,47.调整块,48.螺钉,49.控制块,411.调节螺钉,412.编码器
50.后水平辊
60.切线机构,61.冲压手柄,62.保护块,63.刀片
70.收线机构,71.收线辊,72.电机,73.皮带,74.变频器
80.显示屏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星机器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北京航星机器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0626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引流管
- 下一篇:一种一次性排泄物收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