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解震建筑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906028.6 | 申请日: | 2015-12-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84550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7 |
| 发明(设计)人: | 蒋理中;张晔 | 申请(专利权)人: | 蒋理中;张晔 |
| 主分类号: | E04H9/02 | 分类号: | E04H9/02;E04B1/98;E02D27/34;E02D31/0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3131 江苏省常***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技术结构 联体 复合技术 建筑结构 建筑空间 人类社会 荷载 大地震 原有的 灾难性 海啸 参差 多层 横波 技防 剪力 消波 纵波 贮存 设防 预备 体内 复合 地震 融合 灾难 补充 外部 平衡 | ||
本发明公开一种震土建筑解震技术及其结构。本技术结构是A、B序列外的补充。本序续对其中灾难超大,摧毁酷烈,人类社会对其绝望性不设防的超级(极端)大地震,提供解震技术,使灾难性后果技防后,从此不再。在前鹅卯构造,荷载分离的技术结构中,致原有的消波杖成联体融波橇和行(框)架剪力联体橇,使原各自彼此逞能的地震(纵、横)波在卯层中贮存、交叉、融合,在运合过程中,彼此互消;采用复合鼎技术(结构),多层鼎、卯参差复合技术(结构),溢卯技术,使震中外力分项承消。其次,在抵御震中三把刀“纵波、横波、建筑空间裂”余威的过程中,从主建的外部平衡和体内应力上提供远合增量。为二次光顾的海啸拆损提供空间存量和能量预备。
技术领域:地震建筑防震解灾领域。
背景技术:本技术“震土建筑解震技术(结构)”A序列,公布号:CN104295143A。
发明内容:C序列,应解烈度(11——)超级大地震;D序列,应解烈度(11——极端)超级释能大地震(深层);G序列,应解烈度(11——极端)超级裂谷大地震(浅表);(兼溶地震后海啸冲击波)。F序列,应解烈度(无坚不摧)断裂带地震。
本序续特别针对超级大地震中更严酷的放大效应,使渐次到达的纵、横波在卯层中贮存、交互、交融并彼此互消,及断裂带裂变对建筑荷载的物理撕裂和波毁的消除,同时兼溶地震后二次到达的海啸冲击波。
以图说技:
一、C序列,应解烈度(11——)的超级大地震。
设计:取C序图号图1、2、3、4。图1、图2分别是设计中荷载分合的主建和承基。图1加图2得到图3(荷载组合图)。
震中,主建上跃。超大量纵波把能量发送到鹅体(主建下坻)。其时,设计中的融波橇加大了卯层对主建曳拉和滞阻。使主建在震中的离体量缩减,从而原应的空间量大幅缩小或消失。
纵波中止后,主建成凌空站立或卯间驻足。
横波时,受波能趋势,主建荷重性受滑,融波橇下滑并挤出卯间孔隙,作橇式下沉并回归到建筑原位。
图4概略综合了主建筑震中的纵向分离,垂归,左右横波晃摇中归合的全程。图5、6、7、8分别演绎了主建和承基各个不同阶段的相互运势状态和最终归合。确定了要预解的地震烈度和物理空间,地震中建筑将如图中所示完全相同。
二、D序列,应解烈度(极端)的超级(释能)大地震(深层)
设计:取D序图号,图9(或10)、11、12。与前相同,图9(或10),图11是设计中的荷载分合状,图12是建基荷载组合状。图9加图11得到图12。
震中,主建受地震波弹射式纵跃时,密集的行(框)架剪力联体橇把主建的分离滞阻到极致。地震纵波扬起的能量大量消耗在卯层中,主建便在卯层中驻足。
横波时,荷重的主建剪力橇在卯层中橇式下沉。行架剪力架在主建的横波式沉归中非但大量抵消了无阻挡的浮橇滑行,压束了原建设计中的空间数量,而且从建筑体外补充了原建的导波廊和承波台、趋波顶架构的应力,对于原建的体外平衡和体内稳固起到了相对的远合增量作用。
其间:(1)框架剪力架所需空间略小,(2)行架剪力架运合应力更强。
本序续设计较前序列消解纵波、横波均可达95%以上。
由于运合中的卯浮鹅变成了卯浮橇,设计中的剩余误差,将会在其他的自然力的释放中再次平衡,(未尽的垂归在届后的自然风中回归)所以本技术对台风、海啸同样有效。
本技术(结构)主持下,高楼大厦在大地震的山崩地裂中如履平地,在翻江倒海中闲庭信步。
本序列中,由于把单纯的消波杖加装成联体融波橇和行(框)架剪力融波橇,除了增大对纵波能的曳拉外,同时把未回归的能量贮存于卯层中,为横波的消解预先提供了空间准备和应力准备。融波橇的橇式运合式下沉替换了消波杖的楔式荷重下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蒋理中;张晔,未经蒋理中;张晔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0602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强度的实心管件
- 下一篇:一种升降停车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