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祛寒除湿中药膏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904561.9 | 申请日: | 2015-12-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438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24 |
| 发明(设计)人: | 张文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文丽 |
| 主分类号: | A61K36/9068 | 分类号: | A61K36/9068;A61K9/06;A61P29/00;A61P15/00;A61P19/02;A61K33/12;A61K33/2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12000 辽宁省铁岭市***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除湿 中药 膏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膏剂,具体说是涉及一种祛寒除湿中药膏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地不断提高了,人们大多吃肉较多,再加上平出行多以车代步,运动量也较少,很容易导致身体阴盛阳虚,湿邪内郁。人体内湿气过重,则会让人觉得困倦、身体四肢沉重、没有食欲、手脚冰冷、皮肤起疹、脸上黏腻不舒服,甚至出现肠胃炎现象,因此湿气也被称为万恶之邪。而经常与湿气并存的则是寒气,人体内寒气较重用中医来讲就是阳虚症,主要表现为畏冷(怕冷),肢凉(手足冰冷),口淡不渴,或喜热饮,或自汗(自汗是指醒时经常出汗,活动尤甚的症状),小便清长或尿少不利,大便稀薄,面色晄白,舌淡胖,苔白滑,脉沉迟(或为细数)无力,可兼有神疲,乏力,气短等气虚的表现。湿气重和寒气重会严重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给人们生活带来诸多不便。特别是到了冬季,人们普遍会感觉衣服穿得厚,但是总会觉得脖子或关节的地方有受风,疼痛的感觉,不但不舒服,还会有酸胀的感觉,十分影响心情。尤其是南方的潮湿气候,人们身体很容易有湿气,导致脾胃不和、腰腿酸软、排便不畅等。而关节炎就是湿气重和寒气重的常见疾病,据初步统计我国现有近1亿的人不程度患前关节炎症,且数量仍呈上升趋势。现在人们常服用藿香正气液、畏安可胶囊、桂附地黄丸等以祛除体内湿气和寒气,但这些药由于是内服,服药时也有许多禁忌,也不可避免地会存在一定副作用,同时服药后效果也来得较缓慢。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在产品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祛寒除湿中药膏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不仅可以有效缓解人们的不适症状,而且在使用上较方便,起效较快。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含有以下基础原料:川芎40~60克,桂枝30~50克,蛇麻子40~60克,白芷20~40克,独活30~40克,羌活60~80克,马钱子2~4克,川木香40~60克,当归40~60克,柴胡30~40克,辣椒粉20~40克,姜粉20~30克,滑石粉5~15克,赭石粉5~15克。制备方法按下述步骤进行:
步骤1:分别将川芎,桂枝,蛇麻子,白芷,独活,羌活,马钱子,川木香,当归,柴胡,辣椒粉,姜粉,滑石粉,赭石粉碎为200目大小的粉末,并混合均匀。
步骤2:取步骤1所得粉末的30%,在其中加入20~40克乳膏,5~15克甘油,15~25克羊毛脂,0.5~1克水状辣椒素及30ml蒸馏水进行调和成膏基体备用。
步骤3:取步骤1所得粉末的70%,并将其加入到5000~5500ml的蒸馏水中进行熬制,并在熬制中不断进行搅拌,熬制120分钟后静置冷却12小时得药液浓缩膏备用。
步骤4:将步骤2所得的膏基体与步骤3所得的药液浓缩膏进行混合,并充分调和均匀。
本发明的治疗方法是:将中药膏涂在祛寒部位及经络不通的穴位处,并盖上保鲜膜,以感觉热(外凉内热)为标准,敷上1-2小时后用干毛巾擦掉,再敷上新的保鲜膜2-4小时。
本发明中川芎具有活血行气,祛风止痛,行气开郁的功效。中医药理论认为川芎“辛香走窜而行气,活血祛瘀以止血,上行头目而祛风,下入血海以调经.并外彻皮毛,旁通四肢,为血中之气药”.。
桂枝性味辛、甘,性温,归膀胱经,心经,肺经。具有散寒解表,温通经脉,促阳化气功效。
蛇麻子辛、苦,温,主治寒湿带下、湿痹腰痛、下焦有湿热、或肾阴不足。
白芷能够治疗因风寒引起的风寒感冒。
独活呈性味归经辛、苦、微温,归肝、肾、膀胱经。主治祛风胜湿,散寒止痛。用于风寒湿痹、腰膝疼痛、少阴伏风头痛、头痛齿痛。
羌活具有解热止痛的作用,治疗风寒感冒,伤风咳嗽,头痛无汗等症状。
马钱子性寒,味苦,归肝、脾经。可用于散结消肿、通络止痛,传统用于风湿顽痹。
川木香味辛、苦,性温;归脾、胃、肝、大肠经,芳香行散,可升可降。
当归性味具有甘、辛、温特点,归肝、心、脾经。具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的功效,主治虚寒腹痛,肠燥便秘,风湿痹痛。
柴胡性味苦,微寒。归肝、胆经。主治和解表里,疏肝,升阳。常用于感冒发热,寒热往来,胸胁胀痛症状。
辣椒粉性味辛,性热。能温中健胃,散寒燥湿,发汗。用于脾胃虚寒,腹部有冷感,泻下稀水,寒湿郁滞,少食苔腻,身体困倦,肢体酸痛,感冒风寒,恶寒无汗。
姜粉味辛性温,长于发散风寒、化痰止咳,又能温中止呕、解毒,临床上常用于治疗外感风寒及胃寒呕逆等证,前人称之为“呕家圣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文丽,未经张文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0456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