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肥胖症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904037.1 | 申请日: | 2015-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436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24 |
发明(设计)人: | 邓凤桂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聚智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6/8994 | 分类号: | A61K36/8994;A61P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精金石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70 | 代理人: | 刘晔 |
地址: | 528225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狮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肥胖症 中药 制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治疗肥胖症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肥胖症又名肥胖病,由于日常食物摄入过多或机体代谢的改变而导致体内脂肪积聚过多,造成体重过度增长,并引起人体病理生理的改变,是一种多因素慢性代谢性疾病。肥胖症多无无明确病因,大多数学者认为是过量的能量摄入和静止型的生活方式(运动不足)所致;少数人认为,与食物过量摄入、家庭遗传、生理和心理疾病、个人不良的生活习惯等有关。总而言之,能量的过量摄入大于消耗是肥胖的成因。现如今肥胖症患者越来越多,由此带来的疾病危害也随之增多。肥胖可以引发多种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心绞痛、脑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女性月经不调等,还能增加恶性肿瘤的患病率。
目前常用的治疗肥胖症的西药主要有两类:一种是作用于中枢的食欲抑制剂,又称厌食性药物,它是通过影响神经递质的活性,减少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从而减少食物摄入量,抑制食欲和提高基础代谢率来减重,如西布曲明;另一种是作用于外周的脂肪酶抑制剂,即通过阻断饮食中部分脂肪的吸收达到减肥目的,如奥利司他。但两者都有比较明显的不良反应,限制了这些药物用于长期维持治疗。
依中医理论的整体观念,从脏腑辩证分析肥胖主要与肾、脾、肝三脏的功能有关,以脾肾气虚为多见,肝胆疏泄失调也可见。治病必求其本。肥胖者既有本虚证,又有标实证,本虚以气虚为主,标实以膏脂、痰浊为主。抓住本虚标实,通过中药合理配伍可以达到调理脏腑,使肝、脾、肾之功能恢复正常,通过调节饮食结构,预防外界脂肪摄入过剩、改善身体内环境,让身体本身具备消耗多余脂肪的能力,这才是治疗肥胖症的根本途径。
中国发明专利申请201410007923.X涉及到一种治疗肥胖症的中药组合物,该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制备原料:茯苓、半夏、苍术、香附、陈皮、神曲、川芎和牵牛子。对肥胖症的治疗起效快,副作用小,但用药上仅考虑肥胖症本身,未充分考虑到肥胖症的伴生病症,比如高血压、高血脂等,因此不易根除病症。
发明内容
治疗肥胖症的同时应充分考虑到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伴生病症。因此。本发明的目的为全面用药,充分考虑到肥胖症的伴生病症,辨证治疗,药到病除。
为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中药制剂的中药组方中各药材重量配方为:
鸡血藤10-20、丹参10-24、青皮10-22、荷叶12-22、川芎10-20、泽泻10-22、厚朴8-16、三七8-14、当归8-12、枳壳6-12、山楂10-14、薏苡仁12-16和甘草2-10。
在该配方范围内,优选了3个疗效较为显著的配方:
配方1:鸡血藤10、丹参10、青皮10、荷叶12、川芎10、泽泻10、厚朴8、三七8、当归8、枳壳6、山楂10、薏苡仁12和甘草2。
配方2:鸡血藤20、丹参24、青皮22、荷叶22、川芎20、泽泻22、厚朴16、三七14、当归12、枳壳12、山楂14、薏苡仁16和甘草10。
配方3:鸡血藤15、丹参18、青皮16、荷叶16、川芎14、泽泻16、厚朴12、三七10、当归10、枳壳10、山楂12、薏苡仁14和甘草6。
相应地,本发明还提供所述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取鸡血藤,洗去杂质,干燥后粉碎,过80-100目筛,加入药材总重量8-10倍量体积分数为60-80%的乙醇,再加入药材总量0.8-1.2%的纤维素酶,在38-45℃下浸提1-2小时,然后在85-95℃回流提取3-5小时,过滤并保留鸡血藤滤渣,滤液减压浓缩至60℃下相对密度为1.10-1.25的浸膏,制得鸡血藤提取物;
S2、分别称取丹参、青皮、荷叶、当归、枳壳、竹茹、山楂、薏苡仁和甘草,粉碎,混合,加入8-11倍药材重量的纯化水,煎煮2-3次,每次3-5小时,过滤,合并滤液,浓缩为原体积的1/6-1/4,获得提取液A,备用;
S3、分别称取三七、川芎、厚朴和泽泻,粉碎,混合,合并鸡血藤滤渣,加4-7倍药材重量70-90%的乙醇,回流提取2-3次,每次3-6小时,合并醇提液,减压蒸馏,除去乙醇,获得提取液B,备用;
S4、将鸡血藤提取物、提取液A和提取液B混合,浓缩至70-80℃时相对密度为1.25-1.36的中药浸膏,喷雾干燥,过100-200目筛,即得。
本发明中药组方所用中药材的来源、性味、归经及功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聚智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聚智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0403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