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浓锥型三螺旋碎浆搅拌棒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903929.X | 申请日: | 2015-12-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014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16 |
| 发明(设计)人: | 黄蒋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蒋元 |
| 主分类号: | D21B1/34 | 分类号: | D21B1/34;D21B1/32 |
| 代理公司: | 广州科粤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001 | 代理人: | 谭礼任 |
| 地址: | 542800 广西壮族自***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高浓锥型三 螺旋 搅拌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一种造纸设备,特别涉及一种高浓水力碎浆机。
背景技术
高浓水力碎浆机是用于废纸脱墨流程中,在高浓度条件下迅速碎解废纸,使纤维分离,油墨粒子和杂质尽量保持原有尺寸大小,从而使后面的油墨脱除、筛选、净化等工序能顺利进行,利用废纸制出高白度的浆料,并节约蒸汽、药品和动力消耗。高浓水力碎浆机已成为废纸脱墨制浆工艺中不可缺少的核心设备之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高浓锥型三螺旋碎浆搅拌棒。
本发明的高浓锥型三螺旋碎浆搅拌棒,其特征在于:由带轴的轴搅拌棒主体2上设置三行并列螺旋形叶片1构成,所述螺旋形叶片1的角度a在25-35度范围,螺旋形叶片1的间距h在100-200mm范围;所述轴的上端设有动力联接结构,轴的下端设有轴承位置。
所述搅拌棒主体2,为锥体结构,优选其主体2大端直径d2在300-700mm范围,主体2小端直径d1在100-200mm范围,长度L在15000-3500mm范围。
优选搅拌棒主体2小端螺旋形叶直径d3在300-500mm范围,搅拌棒主体2大端螺旋形叶直径d4在500-1200mm范围,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具有结构简单,易于操作,成本低,效果好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搅拌棒主视示意图
图2——搅拌棒主剖视示意图
图3——搅拌棒俯视示意图
图4——搅拌棒仰视示意图
图5——搅拌棒立体示意图
图6——高浓锥型三螺旋水力碎浆机主视示意图
图7——高浓锥型三螺旋水力碎浆机隔板8示意图
图中:螺旋形叶片1,搅拌棒主体2,轴3,连轴器或键结构4,搅拌棒5,驱动装置或减速器6,罐桶体7,隔板8,罐下封浆室9,排浆管10,排渣管11,筛,12、13、14,搅拌棒主体2小端X,搅拌棒主体2大端D,搅拌棒主体2小端直径d1,搅拌棒主体2大端直径d2,搅拌棒主体2小端螺旋形叶直径d3,搅拌棒主体2大端螺旋形叶直径d4,螺旋形叶片角度a,螺旋形叶片间距h,搅拌棒主体2长度L,搅拌棒5上端X,搅拌棒5下端D。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如图1-5所示:本发明的高浓锥型三螺旋碎浆搅拌棒,其螺旋形叶片1,搅拌棒主体2,轴3,螺旋形叶片角度a,螺旋形叶片间距h,连轴器或键结构4,所述搅拌棒主体2,为锥体结构,优选其主体2大端直径d2在300-700mm范围,主体2小端直径d1在100-200mm范围,长度L在15000-3500mm范围。优选搅拌棒主体2小端螺旋形叶直径d3在300-500mm范围,搅拌棒主体2大端螺旋形叶直径d4在500-1200mm范围。本发明的高浓锥型三螺旋碎浆搅拌棒,均可采用现有技术来制造完成。
使用效果:
如图1-7所示:用本发明的高浓锥型三螺旋碎浆搅拌棒组装成碎浆机使用:其包括罐体、驱动装置、3根三螺旋搅拌棒,3根三螺旋搅拌棒两头分别设有轴;所述罐体设置隔板构成一个罐内浆室,其隔板厚度6-8mm,中间设有均布的3个筛板,其筛板均布直径15-45mm范围的筛孔;罐内浆室分别设有放浆管、排渣管;驱动装置固定在罐体上,3根三螺旋搅拌棒上端的轴分别与驱动装置联接,3根三螺旋搅拌棒的中心线分别对应于3个筛板中心位置。为提三螺旋高搅拌棒的稳定性,优选3根三螺旋搅拌棒下端的轴分别通过轴承固定在3个筛板中心位置。轴承支承装置采用低摩擦结构,除填料函以外全部是非接触密封,减少不必要的能量损耗。
工作过程:
所述三螺旋搅拌棒,由带轴的轴搅拌棒主体上设置三行并列螺旋形叶片构成,所述螺旋形叶片的角度a在25-35度范围,螺旋形叶片的间距h在100-200mm范围;所述轴的上端设有动力联接结构,轴的下端设有轴承位置。
所述搅拌棒主体2,为锥体结构,优选其大的一端在300-700mm范围,小的一端在100-200mm范围,长度在15000-3500mm范围。
所述筛板筛孔的直径优选在15-45mm范围的筛孔;筛板的厚度优选在6-10mm范围。
其高浓锥型三螺旋水力碎浆机,其整机组装可采用现有技术来制造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蒋元,未经黄蒋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0392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全自主型公交电子站牌系统
- 下一篇:一种秸秆绑扎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