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空气辅助制备多孔纳米硅的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902970.5 | 申请日: | 2015-12-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4734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6 |
| 发明(设计)人: | 高标;付继江;安威力;张旭明;彭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科技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1B33/023 | 分类号: | C01B33/023 |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邬丽明 |
| 地址: | 430081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空气 辅助 制备 多孔 纳米 方法 | ||
1.一种空气辅助制备多孔纳米硅的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1)将不同来源得到的二氧化硅颗粒与镁粉按质量比1:(1-3)混合均匀后放进密封的不锈钢高温釜中;
(2)将(1)中的混合物放进充满惰性气体的管式炉中以1-30℃/min的升温速度加热到400-900℃,保温时间为1-12h得到产物硅化镁和氧化镁,待产物随炉冷却至室温后取出;
(3)将(2)中所得产物放入刚玉坩埚中,将混合物放进马弗炉中在含有氧气的气氛下,以1-30℃/min的升温速度加热到300-800℃,保温时间为2-18h,待产物随炉冷却至室温后取出;
所述含有氧气的气氛包括空气、纯氧气,或者含有氧气和惰性气体的混合气体;所述混合气体中氧气和惰性气体的体积比为1:(1-5);
(4)将(3)中所得产物用盐酸酸洗除去氧化镁后,清洗、过滤、干燥后得到多孔纳米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不同来源得到的二氧化硅颗粒为:含有二氧化硅的生物材料处理所得、自然硅藻土、或化学方法合成所得。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含有二氧化硅的生物材料为稻壳、竹叶或秸秆。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化学方法合成所得是指硅的酯类水解获得。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惰性气体为氩气、氮气或氦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科技大学,未经武汉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02970.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