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易推送可盘卷的水平孔中地震检波器串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902417.1 | 申请日: | 2015-12-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490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04 |
| 发明(设计)人: | 胡继武;陆斌;王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煤科工集团西安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V1/18 | 分类号: | G01V1/1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奇智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40 | 代理人: | 李振文 |
| 地址: | 710077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推送 可盘卷 水平 地震 检波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地球物理勘探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以钢丝编织增 强液压管为基材的易推送可盘卷的水平孔中地震检波器串。
背景技术
矿井与隧道开挖等地下工程的地球物理勘探和安全监测等都需 要在水平孔中布置地震检波器串,易推送性和紧凑性是突出要求,以 钢丝编织增强液压管为基材的检波器串能够实现易推送和可盘卷的 要求。矿井开采和隧道开挖施工中面临严重的地质灾害,主要包括顶 板的冒落、承压水的突出、瓦斯突出等,利用地球物理方法监测施工 过程中的微震或顶板等介质的应力变化,能够有效预防这些灾害的发 生。为了扩大监测范围、提高监测效果,需要将检波器串安置在巷道 侧壁的水平孔中。与通常的垂直孔中检波器串相比,水平孔中检波器 串面临着推送困难的问题,尤其是当孔深比较大的时候。硬直杆型的 检波器串容易推送,但不适用于矿井或隧道等狭小环境,因为它只能 分成小段,一段段边推送边连接,当检波器较多时段间接口太多故障 率高。比较理想的是既要有一定的刚度满足易于推送的要求,还要紧 凑可靠,适于狭小地下空间施工。
为此,本发明的设计者有鉴于上述缺陷,通过潜心研究和设计, 综合长期多年从事相关产业的经验和成果,研究设计出一种易推送可 盘卷的水平孔中地震检波器串,以克服上述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地下空间水平孔对易推送和紧凑可靠性 要求,提供一种以钢丝编织增强液压管为基材的检波器串,既能够在 孔中满足推送所需的刚度,也能在抽出孔外后立刻盘卷,还能实现一 体化,不需要分段,方便性和可靠性都有很大提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易推送可盘卷的水平孔中地 震检波器串,包含位于前端的麻花钻头先导杆、多个检波器段以及多 个增强液压管段,其特征在于:
多个检波器段两两之间通过增强液压管段连接,所述增强液压管 段包含钢丝编织增强液压管,所述钢丝编织增强液压管是一种中间具 有单层或两层钢丝编织层实现增强的高强度管,在钢丝编织层的内外 侧均设有一层橡胶管,这种结构的增强液压管在自由状态下是直杆 状,在外力作用下可盘卷。
其中:所述检波器段与两边的增强液压管实行硬连接,其包含圆 筒形的钢壳,三分量检波器设置于所述钢壳内,钢壳设有一推靠气囊, 所述推靠气囊由钢壳上开设的一个长方形窗口以及安装于长方形窗 口的一弹性橡皮组成,所述弹性橡皮与钢壳共同构成能膨胀和收缩的 推靠气囊。
其中:所述三分量检波器为由两个横波检波器和一个纵波检波器 在检波器段钢壳内分别按照水平横向、水平轴向、垂直向组成的xyz 三分量检波器。
其中:所述麻花钻头先导杆包含螺旋钻头和钻杆,所述螺旋钻头 包含多根螺旋碎屑槽,从而在向孔内推送时边推边旋转,既能减轻滑 动摩擦力,又能拨开碎屑,使之不能聚集阻塞。
其中:还包含一旋转支架,包含可卷绕检波器串的线盘,所述线 盘包含中间的圆筒部以及从圆筒部两端向外延伸的法兰部,从而形成 供检波器串能卷绕于内的卷绕空间,所述线盘的两端可旋转的支撑于 可旋转式线盘支架的两侧,所述可旋转式线盘支架的上下端分别设有 线盘支架旋转轴。
通过上述结构可知,本发明的易推送可盘卷的水平孔中地震检波 器串具有如下效果:
1、提供了一种既有刚度又能盘卷的检波器串,这种检波器串能 被推送到较深的孔中,又能在孔外立刻被盘卷,非常适合在地下狭小 空间内施工。
2、这种可盘卷的检波器串具有很好的完整性和简洁性,与分段 直杆型相比,接口的密闭性和可靠性都要好很多,因而管体本身就可 以当推靠气囊的气管,不必另外设计独立的推靠气囊系统,结构简单 可靠。
3、设计的麻花钻头型前导杆和可旋转支架使得该检波器串的推 送可以利用旋转钻进式完成,避开了被碎屑卡住的危险性,能提高推 送的简易性、加大推送深度,同时有效减轻劳动强度。
本发明的详细内容可通过后述的说明及所附图而得到。
附图说明
图1显示了本发明的易推送可盘卷的水平孔中地震检波器串的 总体结构图。
图2显示了本发明检波器段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显示了本发明旋转架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煤科工集团西安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煤科工集团西安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0241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