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烧结制备钼板坯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902205.3 | 申请日: | 2015-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582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06 |
发明(设计)人: | 林三元;任吉文;李长亮;范文博;姬毓;朱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瑞福莱钨钼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F3/16 | 分类号: | B22F3/16;B22F1/00 |
代理公司: | 西安创知专利事务所 61213 | 代理人: | 冯亮 |
地址: | 710201 陕西省西安市***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烧结 制备 钼板坯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粉末冶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烧结制备钼板坯的方 法。
背景技术
生产LED显示屏、太阳能薄膜过程中,钼材料常用做磁控溅射靶材 使用。因此,要求作为靶材使用的钼材料具有高纯度和显微组织均匀的特 点,而钼靶材的性能处理受加工过程的影响,生产原料的钼板坯的纯度和 组织均匀性就显得尤为重要。作为靶材的重要原材料,钼板坯一般采用粉 末冶金法制备,主要步骤为:粉末预处理、冷等静压压制、氢气烧结。现 有钼板坯的制备方法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采用细颗粒钼粉制备大单重 板坯时,由于钼粉容易团聚导致流动性差和松装密度偏低,因此在装粉过 程中粉末间易产生“搭桥”,需多次敲击振实,且振实效果不可控,不同 板坯的装粉量情况不一致,导致板坯板型差,厚度不均;采用单一粗颗粒 钼粉制备大单重板坯时,烧结致密化过程较慢,需要的烧结温度较高,烧 结时间较长;而采用亚微米级的钼粉,虽然可以降低烧结温度,减少烧结 时间,但亚微米级钼粉生产工艺复杂,成本高,不易推广。
专利CN102699327A中提到采用粒度2.4μm~3.2μm的钼粉,经成型 后,需在氢气中频烧结炉中1900℃加热30h。由此可以看出使用单一粗颗 粒钼粉制备坯料时,烧结温度较高,烧结时间过长,能耗高。
专利CN88103458.4中提到可以在1300℃~1600℃温度,经120min~ 360min烧结粒度≤0.5μm的高纯超细压制的钼坯料。但从专利CN 201010107245可知亚微米级(粒度≤1.0μm)钼粉相比常规钼粉,生产工 艺复杂,且需专门还原设备,生产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 烧结制备钼板坯的方法。该方法使用的钼粉都是常见的市售牌号,成本可 控,且易于采购;经过混合后的钼粉,松装密度得到提高,流动性得到改 善,装粉过程中更易于钼粉在胶套的填装,改善了压制后的坯料板型;最 高烧结温度有所降低,减少了设备等的损耗和能耗。采用该方法制备的钼 板坯晶粒度适中,晶粒数为1700个/mm3~2300个/mm3,晶粒尺寸分布较 窄,密度为9.92g/cm3~9.98g/cm3。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烧结制备钼板 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按照以下重量百分比称取各原料:平均粒度为1.5μm~2.5μm 的钼粉末20%~30%,平均粒度为3.0μm~3.5μm的钼粉末55%~65%, 平均粒度为4.5μm~5.0μm的钼粉末10%~20%,将称取的原料混合均匀 得到混合钼粉末;
步骤二、采用冷等静压方式将步骤一中所述混合钼粉末压制成板坯;
步骤三、在氢气气氛下,对步骤二中所述板坯进行加热烧结,自然冷 却后得到钼板坯;所述加热烧结的具体过程为:先将板坯加热至900℃保 温烧结1h~2h,然后加热至1500℃保温烧结2h~4h,再加热至1750℃~ 1780℃保温烧结6h~10h。
上述的一种烧结制备钼板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采用滚筒 式混料机进行混合,混料球为直径8mm~16mm的钼球,滚筒式混料机的 转速为40r/min~60r/min,混料时间为1h~4h。
上述的一种烧结制备钼板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料球的质量 与混合钼粉末的质量之比为1:(2~3)。
上述的一种烧结制备钼板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所述混合 钼粉末的松装密度为1.3g/cm3~1.8g/cm3,流动性为10s/50g~25s/50g。
上述的一种烧结制备钼板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所述平均 粒度为1.5μm~2.5μm的钼粉末、平均粒度为3.0μm~3.5μm的钼粉末和平 均粒度为4.5μm~5.0μm的钼粉末的质量纯度均不小于99.95%。
上述的一种烧结制备钼板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所述压制 的压力为150MPa~250MPa,保压时间为1min~10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瑞福莱钨钼有限公司,未经西安瑞福莱钨钼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0220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