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云服务器节点道路运输振动冲击温湿度状况的监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901941.7 | 申请日: | 2015-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3812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9 |
发明(设计)人: | 范志超;梁志春;邹宇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浪潮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08 | 分类号: | H04L29/08;G01D21/02;G06Q50/30 |
代理公司: | 济南信达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0 | 代理人: | 姜明 |
地址: | 250101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服务器 节点 道路 运输 振动 冲击 温湿度 状况 监测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云服务器节点道路运输振动冲击温湿度状况的监测方法,属于云服务器,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如何能够科学监测自生产基地的货运码头装车后直到到达客户机房指定位置这个过程中云服务器节点的振动冲击温湿度状况,确保云服务器的应用。技术方案为:步骤如下:(1)选择云服务器的检测位置:云服务器最大可以安装36个节点,通过对云服务器结构的分析,选取了云服务器机构上的两个节点来进行监测,这两个节点分别位于26U位置和41U位置;(2)安装振动冲击温湿度记录仪:首先,为了安装振动冲击温湿度记录仪,需要拆除1块SAS背板和4块硬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云服务器,具体地说是云服务器节点道路运输振动冲击温湿度状况的监测方法。
背景技术
云计算、移动互联、物联网和大数据等新技术的出现,推动了软硬件资源的高度整合。云服务器通过软硬件聚合实现了计算、存储和网络的模块化,散热、供电、管理的集中化,提高了系统的可用性。在部署密度、能耗、管理和总体成本等各方面,掀起颠覆性的数据中心革命。云服务器具有计算密度高、存储密度高、节点类型丰富、结构散热设计复杂、综合布线工艺复杂、整机体积大且重、包装运输条件苛刻等特征。
云服务器采取整机柜一体化运输方式,在生产基地进行包装后,由货运码头开始装车,然后通过长距离的公路运输到客户机房。如何能够科学监测自生产基地的货运码头装车后直到到达客户机房指定位置这个过程中云服务器节点的振动冲击温湿度状况,确保云服务器的应用是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技术任务是提供一种云服务器节点道路运输振动冲击温湿度状况的监测方法,来解决如何能够科学监测自生产基地的货运码头装车后直到到达客户机房指定位置这个过程中云服务器节点的振动冲击温湿度状况,确保云服务器的应用的问题。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云服务器节点道路运输振动冲击温湿度状况的监测方法,步骤如下:
(1)选择云服务器的检测位置:云服务器最大可以安装36个节点,通过对云服务器结构的分析,选取了云服务器机构上的两个节点来进行监测,这两个节点分别位于26U位置和41U位置;
(2)安装振动冲击温湿度记录仪:首先,为了安装振动冲击温湿度记录仪,需要拆除1块SAS背板和4块硬盘;然后,拆下硬盘后再将硬盘背板拆掉,并将周围数据线用胶带固定在非数据采集仪安装处,振动冲击温湿度记录仪安装在中心位置处,并用3M无痕胶固定在托盘上;
(3)将节点内拆掉的硬盘与硬盘背板一并与机柜装于货车内以备到达目的地后将拆下物件还原于该节点内正确位置,当货物运输到客户数据中心后,将节点内数据采集仪从节点硬盘托盘内取出,并将拆掉的原始硬盘及硬盘背板重装入节点原始位置,并将硬盘数据线与拆掉硬盘正确连接;
(4)数据分析:将记录仪所获取的振动、冲击、温度、相对湿度数据通过数据线导出到笔记本电脑上,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
其中,振动冲击温湿度记录仪设备轻小、便于安装与拆卸。仪器为铝合金外壳,通过3M无痕胶可粘贴在节点机箱的平整表面。仪器可靠性极高。功耗极低并自带可充电锂电池,供电时间10天以内,可连续监控与记录。仪器自带微型三矢量(x、y、z)加速度传感器,并以设定的速率连续采样,用户可根据需要设置触发值,达到触发值仪器自动记录数据,未达到触发值5s记录一次数据。仪器自带温湿度传感器,能将运输过程中的温湿度变化记录下来。存贮数据4GB至8GB。
本发明的云服务器节点道路运输振动冲击温湿度状况的监测方法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对云服务器节点在道路运输中的温度、湿度、振动、冲击数据的监测,并对数据进行分析,可以为后续的产品机构设计及包装的设计提供参考依据,同时,也可以为机械类和环温度境类的试验提供指标参考。通过数据的监测,再建立满足实际需要的标准,可以大大提高研发效率,并保证产品的质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浪潮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浪潮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0194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