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毛细管微阵列的核酸高通量快速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901558.1 | 申请日: | 2015-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5467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9 |
发明(设计)人: | 陶生策;杨立桃;邵宁;胡佳莹;陈建伟;张大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Q1/6844 | 分类号: | C12Q1/6844 |
代理公司: | 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36 | 代理人: | 郭国中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毛细管 阵列 核酸 通量 快速 检测 方法 | ||
1.一种非诊断和治疗目的的基于毛细管微阵列的核酸高通量快速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
第一步、将若干组核酸扩增引物分别加入毛细管微阵列上的若干微管道中,干燥,再将毛细管微阵列固定于反应管中,所述毛细管包括基底;
其中,毛细管微阵列中若干个微管道以阵列方式贯穿排布于基底上,并且微管道顶端有少部分露出基底表面,所述基底的上表面、微管道露出基底部分的外表面以及微管道底端内表面均为疏水性表面,微管道的其余面为亲水性面;
第二步、将含有样品核酸的除引物外的其他核酸扩增反应组分加入微管道中,形成核酸扩增体系;
第三步、将装有核酸扩增体系的反应管置于控温条件下进行扩增反应,其中,加样时,采用的加样装置包括样品池和手柄,手柄连接于样品池底部;
所述样品池为外横截面小于反应管的内横截面,样品池的内横截面大于毛细管微阵列横的截面,样品池的深度略小于微管道露出基底表面部分的高度;
第四步、通过对扩增反应连续荧光信号测量实现实时检测或对扩增反应结束后一次荧光信号测量实现终点检测;
其中,第二步中,所述加入具体指通过倒置虹吸方式将其他核酸扩增反应组分引入各微管道中;
所述倒置虹吸方式是指:将充满核酸扩增反应组分溶液的加样装置样品池朝下插入反应管中,核酸扩增反应组分与亲水性微管道内壁顶端接触后靠虹吸作用迅速充满亲水性管道,之后再移除加样装置;
所述样品池的内表面为亲水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诊断和治疗目的的基于毛细管微阵列的核酸高通量快速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步中,所述核酸扩增引物包括但不限于:普通PCR引物、实时定量PCR引物、环介导等温扩增引物、滚环扩增引物、重组酶聚合酶扩增引物;
其中,当所述核酸扩增引物为实时定量PCR引物时,引物是同相应探针一并加入微管道中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诊断和治疗目的的基于毛细管微阵列的核酸高通量快速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步中,所述加入具体指将核酸扩增引物溶于交联剂中后再加入微管道中;
其中,所述交联剂为以下三种混合液中的任意一种:
a、质量百分比为0.1-1%的壳聚糖的乙酸水溶液,pH为4.5-6.0;
b、质量百分比为0.1-1%的明胶水溶液;
c、质量百分比为0.05-5%的聚乙二醇水溶液。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诊断和治疗目的的基于毛细管微阵列的核酸高通量快速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第四步中,所述测量为借助荧光检测设备或光度检测设备进行检测,或所述测量为通过肉眼辨别颜色或亮度差异。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非诊断和治疗目的的基于毛细管微阵列的核酸高通量快速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在单个反应管中单独实现,或所述方法在集成的8连管、96孔板或384孔板中并行实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未经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01558.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