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佩戴眼镜及其控制方法、以及车辆控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10901312.4 | 申请日: | 2015-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0067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2 |
发明(设计)人: | 朴晟佑 | 申请(专利权)人: |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6F3/01 | 分类号: | G06F3/01;H04N13/239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陈鹏;李静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佩戴 眼镜 及其 控制 方法 以及 车辆 控制系统 | ||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证
本申请要求于2014年12月11日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第 10-2014-0178327号的权益,如同完全阐述地通过引证将其结合于此。
技术领域
本公开内容涉及一种可佩戴眼镜及其控制方法、以及车辆控制系统, 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有效控制车辆的可佩戴眼镜及其控制方法、 以及车辆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控制技术的快速发展,为了驾驶员便利以及驾驶安全,传统 上使用机械式方法在车辆中操作的各种装置已被使用电子方法驱动,并且 车辆系统已逐渐增强并且变得最先进。在这些技术中,已连续开发了安置 在车辆中的技术。
移动终端的水平也已得到了发展,并且移动终端已被配置为可佩戴眼 镜的形式。
可佩戴眼镜使用安装在其上的摄像机捕获图像、显示所捕获的图像、 并且可与其它电子装置通信。因此,根据当前趋势,已引入了使用可佩戴 眼镜的各种技术。
现有技术公开了用于获取眼球图像、跟踪注视位置、并且执行相应命 令的技术。然而,存在以下需求:用于有效控制车辆的可佩戴眼镜,以及 使用可佩戴眼镜的车辆控制方法。
【引用参考】
【专利文献】
韩国专利公开第2013-0015488号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涉及可佩戴眼镜及其控制方法、以及车辆控制系统,其 显著消除由于相关技术的局限性和缺点所导致的一个或多个问题。
本发明的一个目标是提供使用多个捕获器准确识别用户的注视的可 佩戴眼镜。
本发明的另一目标是提供可佩戴眼镜以及使用其的车辆控制方法,用 于将三维(3D)内部图与相应的捕获图像相匹配,并且控制可佩戴眼镜以 更易于识别用户的注视固定在其上的对象。
车辆控制系统可包括:车辆通信器终端,用于向可佩戴眼镜传输三维 (3D)内部图信息。可佩戴眼镜可与车辆通信器接合,以便接收3D内部 图信息,将由第一捕获器捕获的目标图像与对应于目标图像的车辆的三维 (3D)内部图相匹配,确定用户的头部方向,并且通过第二捕获器跟踪用 户的注视方向。可佩戴眼镜可基于所确定的用户的头部方向以及所跟踪的 用户的注视方向指定在目标图像中对应于用户注视的对象。
其中,可佩戴眼镜在目标图像中突出并显示对应于用户注视的对象。
其中,在车辆行驶过程中,当用户注视未固定在驾驶注视区域上达预 设时间时,可佩戴眼镜执行预设操作。
其中,在车辆行驶过程中,当用户注视未固定在驾驶注视区域上达预 设时间时,可佩戴眼镜执行警报通知服务。
车辆控制系统进一步包括:对应于用户注视的对象,
其中,可佩戴眼镜传输消息,该消息指示该对象需要准备以接收控制 命令并且当该对象接收控制命令时执行对应于该控制命令的操作。
其中,可佩戴眼镜通过AVN终端向该对象传输指明该对象需要准备 以接收控制命令的消息。
车辆控制系统可包括:车辆通信器,被配置为向可佩戴眼镜传输三维 (3D)内部图信息。车辆通信器还可从可佩戴眼镜接收关于可控物体的信 息。当输入关于可控物体的操作命令时,控制器可根据操作命令控制可控 物体。其中,车辆通信器包括在音频-视频-导航(AVN)终端中。
其中,可控物体包括侧视镜、室内镜、后视镜、以及前灯中的至少一 个。
车辆控制系统进一步包括:声音命令接收器,被配置为接收与可控物 体相关的操作命令。
其中,控制器被配置为当接收到通知偏离驾驶注视区域的信号时,提 供警报消息。
其中,三维(3D)内部图信息包括:3D图像或视频信号。
车辆控制系统可包括:
车辆通信器,用于接收与用户头部及眼睛移动相关的视角数据。车辆 控制系统可包括:控制器,用于基于视角数据和预存储的三维(3D)内部 图信息,来指定可控物体;并且用于在输入关于可控物体的操作命令时, 根据操作命令,来控制可控物体。
其中,车辆通信器包括在音频-视频-导航(AVN)终端中。
其中,可控物体包括侧视镜、室内镜、后视镜、以及前灯中的至少一 个。
车辆控制系统进一步包括:声音命令接收器,被配置为接收与物体相 关的操作命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0131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距离检测方法、显示屏的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 下一篇:手势控制方法及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