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板连接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10901220.6 | 申请日: | 2015-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55758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04 |
发明(设计)人: | 竹内忍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竹内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R12/51 | 分类号: | H01R12/51;H01R12/58;H01R12/71 |
代理公司: | 北京旭知行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32 | 代理人: | 王轶;李伟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器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实现低背化及窄间距化且连接强度较高的基板连接器。基板连接器(1)具备具有多个排针接触件(4)的排针(2)和具有多个排母接触件(6)的排母(3)。排针接触件(4)具有排针侧接触部(4b)。排母接触件(6)具有长圆环状的排母侧接触部(6b)。将板状的排针侧接触部(4b)压入该长圆环状的排母侧基板连接部(6c),并通过卡合部(4d)使其卡合而获得牢固的连接强度。排针(2)和排母(3)能够以排针本体(5)的承接部(5d)及排母本体(7)的侧缘(7b)为轴转动而进行拆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接电路基板彼此的基板连接器以及包含基板连接器的电子器件用接触件。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将印刷线路板等电路基板彼此电连接的基板连接器,众所周知的是一种具备具有多个排母接触件的排母和具有分别与每个排母接触件相连接的多个排针接触件的排针的基板连接器(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在专利文献1的基板连接器中,排针接触件具备向排母侧突出的多个柱状的插入部。另外,排母接触件具备从与插入部的突出方向正交的方向分别与插入部相接触的第一至第三弹簧片部。并且,排针和排母通过将每个排针接触件的插入部插入到对应的每个排母接触件的第一至第三弹簧片部之间而实现连接。
当插入部插入到第一至第三弹簧片部之间时,第一及第二弹簧片部与插入部接触并发生挠曲,第三弹簧片部受插入部推压,从而第一至第三弹簧片与插入部牢固接触。通过该牢固的接触,可以获得排母接触件和排针接触件间良好的电连接。
据此,第一至第三弹簧片部,在与排针接触件的插入部的突出方向正交的方向上发生挠曲,并从该方向与插入部接触。因此,与各弹簧片部在插入部的突出方向上挠曲自如的情况相比,插入部的突出方向,即在排母及排针的连接方向上的基板连接器的尺寸减小,实现了基板连接器的低背化。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文献特开2008-27713号公报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然而,随着近年来移动设备等的高性能化和致密化,要求有更为高度的低背化和接触件的窄间距化。这一点,专利文献1的基板连接器由于排母接触件的弹簧片部具有相对于排针接触件的插入部在与其突出方向正交的方向上发生挠曲而接触的结构,故在该正交方向上的尺寸增大,对实现窄间距化不利。
另外,专利文献1的基板连接器,由于当排针接触件的插入部插入到弹簧片部之间时,第一及第二弹簧片部与插入部接触而发生挠曲,从而第三弹簧片部受排针接触件推压,所以结构复杂。因此,根据专利文献1的基板连接器,难以实现进一步的低背化及窄间距化。
另外,如果单纯地进行窄间距化,则每个接触件的宽度也变窄,每个接触件的刚性降低,因此存在连接强度降低的问题。
鉴于所述现有技术的问题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板连接器,其能够较容易地实现进一步的低背化及窄间距化。另外,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基板连接器,其即使在进行窄间距化的情况下也能够保持较高的连接强度。此外,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包含基板连接器的电子器件用接触件,其能够较容易地实现窄间距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基板连接器,具备安装于电路基板的排针和安装于其他电路基板的排母,使所述排针及所述排母以规定的姿态相对,并通过在连接方向上的推压而实现电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排针具备绝缘性的排针本体和固定在所述排针本体并与所述排母侧相连接的导电性的多个排针接触件,所述排母具备绝缘性的排母本体和固定在所述排母本体并与所述排针接触件相连接的导电性的多个排母接触件,所述排针接触件具备向所述排母侧突出并与所述排母接触件相接触的排针侧接触部和从所述排针本体突出并与所述电路基板相连接的排针侧基板连接部,所述排母接触件具备与所述排针侧接触部接触的排母侧接触部和从所述排母本体突出并与所述其他电路基板相连接的排母侧基板连接部,所述排母侧接触部具有贯穿孔,所述排针侧接触部插入至所述贯穿孔,所述排针侧接触部通过弹性与所述贯穿孔接触并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竹内技术研究所,未经株式会社竹内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0122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连接器及通信设备
- 下一篇:一种快插式接线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