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精确测定含铑有机溶液中铑含量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900080.0 | 申请日: | 2015-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721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1 |
发明(设计)人: | 李继霞;于海斌;蒋凌云;姜雪丹;李晨;郝婷婷;王鹏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海油天津化工研究设计院;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73 | 分类号: | G01N21/73;G01N1/28;G01N1/4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1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精确 测定 有机 溶液 含量 方法 | ||
发明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常规铑含量铑化合物中铑含量测定方法。
背景技术
铂族金属因在外层和次外层轨道上均有在一定条件下可以逐渐失去的电子,形成 多种低价氧化态,当溶液中存在某些配体时,它们能形成稳定的配合物。铂族金属的 这种独特电子结构,使其具有优良的催化性能,广泛应用于环保材料、石油化工、精 细化工、生物制药等领域。铑化合物及其配合物,对于有机合成过程的氢化、羰基加 成、酰氢化等反应极具活性,其应用广泛。铑催化已经成为有机和催化科学中最为活 跃的领域之一。
由于贵金属铑的储量有限及开采困难,铑的回收再利用尤为重要,铑准确测定及 铑收率直接影响铑回收企业的经济效益。含铑有机溶液中组分复杂,包含铑络合物、 高沸点副产物和醛的高聚物,铑含量低,铑含量的准确测定一直是分析化学的难题,
目前常用的含铑有机溶液中铑测定方法主要为各种强酸体系液相直接消解法,微 波消解法,直接加入参比溶剂光谱测定法等。
林海山在专利CN102706860A《一种铑含量的化学分析方法中》提出采用向含铑 物料中加入固体无机盐碳酸钠,保护剂面粉,二氧化硅,共熔物海绵钯、银等物质, 富集铑,减少了样品制备过程中铑损失,但此方法引入太多的阳离子杂质,测定时对 铑产生干扰,且过程冗长,复杂。
易秉智在《辛酸铑催化剂的消解及其铑含量的测定》中提出在聚四氟压力溶样罐 中消解含铑有机溶液,比较了不同酸及氧化物体系铑消解方法,此方法铑损失小,但 因铑有机溶液含有大量高分子有机物如三苯基膦,高温下有机物分解碳化,产生极高 的压力,对消解设备破坏力极强,操作困难。
专利ZL200710177195.7采用强酸及氧化性酸液相消解直接处理含铑废液,操作步 骤简便,但实验过程中产生大量酸气,有臭味的未碳化完全的有机气体,腐蚀设备 及试验人员,污染环境。
此法采用浓硫酸及混酸消解碳化制备铑无机溶液,硫酸浓度高,黏度大,影响ICP 测定结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出一种操作方便,污染小,腐蚀性弱,少引入杂质元素的微量铑 测定方法,消除试液黏度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减小测定误差。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是通过如下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涉及一种精确测定含铑有机溶液中微量铑的测定方法,包括:
1)取一定量含铑有机溶液,采用50~100度下加热蒸发至无蒸汽明显溢出,以去 除低沸点有机物;
2)提高加热温度至300~600度高温将高沸点有机物碳化分解得到含铑黑渣;
3)保持高温向含铑黑渣中加入过氧化物焙烧熔融;
4)将步骤3)得到的混合物用盐酸溶液溶解;
5)定容,ICP法测定溶液中铑含量。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的含铑有机溶液取自羰基化反应,氢甲酰化反应含铑催化剂 溶液,优选丁辛醇生产产生的含铑废催化剂溶液。
所述的过氧化物为过氧化钠、过氧化钾中的一种或两种;加入的过氧化物与样品 溶液重量比为3:1~10:1。
所述的盐酸溶液浓度为2~6mol/L。
所述的含铑有机溶液体积优选为1~10ml,ICP测试样体积优选为10~100ml。
本发明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其优势为:本发明方法操作方便且引入杂质少,操 作过程中不用强氧化性酸,不产生酸气,对设备及人员腐蚀性小,伤害小;采用的过 氧化钠及过氧化钾具有强氧化性能将有机物铑彻底氧化,转化为无机铑,减少了铑因 酸消解不彻底及浓缩黏度大造成的测定误差,具有铑损失小、精确度高的优点;本发 明方法特别适用于含有高碳有机物溶液中微量铑含量的测定。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方法作进一步阐述。
本发明方法典型方案:用移液管准确取1~10ml含铑有机溶液,准确称重,采用低 温50~80度加热蒸发至无蒸汽明显溢出;提高加热温度至300~600度,直至物料变黑固 化,保持高温加入过氧化物,提高温度至混合物熔融,加入2~6mol/L盐酸1~100ml, 定容。ICP法测定其中铑含量。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海油天津化工研究设计院;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海油天津化工研究设计院;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0008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