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试剂瓶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899557.8 | 申请日: | 2015-12-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121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10 |
| 发明(设计)人: | 毕兆顺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爱华高科仪器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L3/00 | 分类号: | B01L3/00;B01L9/00 |
| 代理公司: | 青岛中天汇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41 | 代理人: | 刘水明 |
| 地址: | 2660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试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检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检测用试剂瓶。
背景技术
用于盛放化学试剂的瓶子,按材质分为玻璃和塑料,按大小可分为广口瓶和细口瓶,按盛放物质可以分为固体和液体试剂瓶,广口瓶盛放固体,细口瓶盛放液体。瓶口内部为磨砂设计,保持密封,防止试剂外漏。试剂瓶在工作的过程中一般都是敞口的,因此加样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试剂瓶中液体因机械晃动而溅洒出来的情况;同时普通的试剂瓶和常规的瓶子形状相似,在倾倒试剂时,瓶口残留的试剂将沿瓶颈流下,污染瓶身。实验者再次使用该试剂瓶时,瓶身上的试剂将腐蚀皮肤。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交叉感染、防溅洒、防漏的新型试剂瓶。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新型试剂瓶,包括试剂瓶本体和试剂瓶基座,所述试剂瓶基座开设有可供所述试剂瓶本体插入的通孔;所述试剂瓶本体设置有传动部,所述试剂瓶本体可在所述传动部与带动装置的传动下于所述通孔中旋转;所述瓶口处的防溅洒部件,所述防溅洒部件包括与所述瓶口侧壁内表面紧密配合安装的固定部,由所述固定部向瓶底方向延伸并深入瓶身内的防溅部,所述防溅洒部件设置有一贯穿所述固定部及防溅部的通孔;瓶颈周围设置有一圈接引片,回流口设置在瓶颈中部,接引片的下端固定在瓶颈上且位于回流口下方,接引片的上端高于回流口且与瓶颈存在间隙,瓶口高于接引片。
进一步的,所述传动部为试剂瓶本体外表面的齿纹或摩擦块,或者是与试剂瓶本体固定连接的齿轮。
进一步的,在所述瓶身和瓶底的连接处设有内凹的卡槽。
进一步的,所述瓶体放置在所述底座上时所述卡块与所述卡槽相卡扣。
进一步的,所述试剂瓶基座底端设置有防滑装置,所述防滑装置为橡胶条,设置在架体底部四周。
进一步的,所述防滑装置为橡胶垫,橡胶垫一面为平面另一面为曲面,所述的平面与架体底部通过粘接剂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将试剂瓶本体插入试剂瓶基座开设的通孔中,通过将试剂瓶基座安装于带动装置,试剂瓶本体在设置于试剂瓶本体的传动部与带动装置的传动下于通孔中旋转混匀试剂,将各种试剂在试剂瓶内部进行混匀,可避免造成交叉感染的风险;试剂瓶通过在瓶口处装配一防溅洒部件,可以有效防止加样的过程中试剂瓶中液体因机械晃动而溅洒出来的情况,避免了溅洒的液体洒入相邻的试剂瓶造成污染,提升了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利用接引片的阻碍作用,达到防止试剂瓶漏液的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新型试剂瓶,包括试剂瓶本体和试剂瓶基座,所述试剂瓶基座开设有可供所述试剂瓶本体插入的通孔;所述试剂瓶本体设置有传动部,所述试剂瓶本体可在所述传动部与带动装置的传动下于所述通孔中旋转;所述瓶口处的防溅洒部件,所述防溅洒部件包括与所述瓶口侧壁内表面紧密配合安装的固定部,由所述固定部向瓶底方向延伸并深入瓶身内的防溅部,所述防溅洒部件设置有一贯穿所述固定部及防溅部的通孔;瓶颈周围设置有一圈接引片,回流口设置在瓶颈中部,接引片的下端固定在瓶颈上且位于回流口下方,接引片的上端高于回流口且与瓶颈存在间隙,瓶口高于接引片。
进一步的,所述传动部为试剂瓶本体外表面的齿纹或摩擦块,或者是与试剂瓶本体固定连接的齿轮。
进一步的,在所述瓶身和瓶底的连接处设有内凹的卡槽。
进一步的,所述瓶体放置在所述底座上时所述卡块与所述卡槽相卡扣。
进一步的,所述试剂瓶基座底端设置有防滑装置,所述防滑装置为橡胶条,设置在架体底部四周。
进一步的,所述防滑装置为橡胶垫,橡胶垫一面为平面另一面为曲面,所述的平面与架体底部通过粘接剂连接。
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发明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爱华高科仪器有限公司,未经青岛爱华高科仪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9955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