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低噪声混凝土振动棒有效
申请号: | 201510899453.7 | 申请日: | 2015-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50781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14 |
发明(设计)人: | 陈振丰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元创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1/08 | 分类号: | E04G21/08 |
代理公司: |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50217 | 代理人: | 刘嘉 |
地址: | 401120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噪声 混凝土 振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低噪声混凝土振动棒。
背景技术
用混凝土拌合机拌和好的混凝土浇筑构件时,必须排除其中气泡,进行捣固,使混凝土密实结合,消除混凝土的蜂窝麻面等现象,以提高其强度,保证混凝土构件的质量。振动棒是机械化捣实混凝土的一种机具,施工时,将振动棒插入混凝土内,通过其振动排除混凝土内的气泡。目前的混凝土振动棒一般是利用电机驱动滚锥敲击振动棒套管产生振动,从而对混凝土进行振捣,这种振动棒噪声很大,会严重影响施工地附近居民的正常生活,也为危害到了施工工人的健康。
发明内容
本发明意在提供一种无敲击的低噪声混凝土振动棒,以解决混凝土振动棒噪声过大的问题。
低噪声混凝土振动棒,包括电机、传动软轴和套管,所述电机的转轴与软轴的输入端连接,其特征在于,软轴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软轴的输出端与所述转轴的驱动端固定连接,该转轴通过轴承连接所述套筒内壁;该转轴内部为圆柱形空腔;该圆柱形空腔中设有一偏心重球,该偏心重球的球径小于所述圆柱形空腔的半径;所述圆柱形空腔底面为向内隆起的球面。
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
低噪声混凝土振动棒向下插入混凝土内,电机通过传动软轴驱动转轴旋转,转轴内的偏心重球在摩擦力的作用下跟随转轴内壁一起旋转;由于偏心重球的直径小于内腔的直径,同时转轴内腔底面向内隆起呈球面,重球在重力的作用下不会停留在转轴的中轴线上,而旋转产生的离心力把偏心重球压在转轴内壁上,也就是说整个转轴的重心偏向一边,于是在高速旋转中产生极大的离心力,造成了转轴连同轴承以及套筒作为一个整体振动,达到了激振的效果;由于转轴和套筒套筒通过轴承连接在一起,相互间没有了碰撞,极大地降低了噪音。
进一步的,所述的偏心重球表面设有橡胶层,增大其与转轴内壁的摩擦,也其缓冲作用,减小旋转开始初期重球与转轴内壁碰撞产生的噪声。
进一步的,所述的转轴的内壁上设有橡胶层,增大其偏心重球表面的摩擦,也其缓冲作用,减小旋转开始初期重球与转轴内壁碰撞产生的噪声。
进一步的,所述套筒内前两端和中间等距设有三个轴承,使得转轴的支承更为稳定。
进一步的,所述的转轴为推力轴承,推力轴承可以承担更大的径向负载,不易因为转轴的振动而被破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低噪声混凝土振动棒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电机1、软轴2、套筒3、转轴4、偏心重球5。
实施例低噪声混凝土振动棒基本如附图1、图2所示:
本实施里中的低噪声混凝土振动棒,包括电机1、软轴2、套筒3和转轴4,电机1的传动轴与软轴2的驱动端连接,软轴2的从动端与转轴4的驱动端固定连接,转轴4通过左中右三个推动轴承连接在套筒3内并与该套筒3同轴;转轴4内部为圆柱形内腔,圆柱形内腔内放置有偏心重球5;如图2所示,偏心重球5的表面和转轴4的内壁上都设有橡胶层,这样既增大摩擦也减小噪声。
工作过程:
低噪声混凝土振动棒向下插入混凝土内,电机1通过软轴2带动套筒3内的转轴4旋转,由于偏心重球5的直径小于转轴4的圆柱形内腔的直径,同时转轴4的圆柱形内腔底面向内隆起呈球面,偏心重球5在重力的作用下不会停留在转轴4的中轴线上,而旋转产生的离心力把偏心重球压在转轴内壁上,也就是说整个转轴的重心偏向一边,于是在高速旋转中产生极大的离心力,从而使得转轴4连同与其连接的套筒3发生振动,从而完成激振。因为套筒3转轴4通过轴承连接在一起,彼此间可视为没有相对移动,也没有相互敲击,达到了降低噪声的效果;而推动轴承可以承受较大的径向负载,增加了低噪声混凝土振动棒的使用寿命。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发明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元创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元创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9945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