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杨醛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899122.3 | 申请日: | 2015-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694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15 |
发明(设计)人: | 黄耀辉;郭勇;吴永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江天化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C47/565 | 分类号: | C07C47/565;C07C45/71;C07C45/64 |
代理公司: | 南京正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43 | 代理人: | 顾伯兴 |
地址: | 226000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杨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香料的制备方法,特别是一种水杨醛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水杨醛是一种香料,也是用途极广的有机合成中间体。广泛用于农药、医药、香料、 螯合剂、染料中间体等的合成上。在农药方面,卤代水杨醛、水杨醛腙和苯腙都是制备除草 剂、杀虫剂、杀菌剂和防腐剂等的重要原料;在医药方面,水杨醛可用于制备抗菌药,以及 作为生产外消旋垂体促进性腺激素药的中间体和用于生产拟肾上腺素药和抗咳喘药;在石 油工业方面,水杨醛还可与多种金属形成螯合剂;另外,水杨醛及其衍生物是吲哚啉螺苯 并吡喃类有机感光材料的原料,并可合成耐久的毛发整理剂,还用于制备多孔塑料及用 作塑料的抗氧剂、炼油工业用金属钝化剂等。
合成水杨醛及其衍生物的方法有很多,传统的方法比如利用Reimer—Tiemman反 应、Duff反应、Vis—lmeier反应、Gatterman反应、邻甲酚氧化法、水杨醛氧化法、水杨酸电 化学还原法等。这些方法大多存在反应收率低、原料较贵、需要复杂的反应装置、需要特殊 的氧化剂等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以上的不足,设计一种反应原料易得,环境污染小,产率 高的水杨醛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水杨醛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合成甲醇镁盐:向反应釜中加入甲醇,加热至35-60℃,分批加入镁条,控制温度在35-60 ℃至镁条反应完全,同时将反应过程中生成的氢气排出;
B、合成苯酚镁盐:将苯酚(99%)溶解于甲苯中,一次性加入上述反应釜中,逐步升温,采 集馏分甲醇,待反应釜温度达到70-105℃停止加热,反应液待用;
C、甲酰化反应:控制反应釜温度在70-105℃之间,分批加入多聚甲醛,同时采集馏分, 加料完毕,控制反应釜温度在70-105℃之间保温1-5h,冷却待用;
D、水解反应:将反应釜温度降至20-60℃,加入硫酸(20%-98%),保温反应0.5-5h。
E、后处理操作:水解反应结束后,充分搅拌,上层油层为水杨醛的甲苯溶液,将溶 液精馏,分离出甲苯得到水杨醛产品,下层水层进行蒸馏至有固体析出,冷却,抽滤得到 MgSO4﹒7H2O盐为副产物,蒸出的水进行回收套用;
所述甲醇、镁、苯酚、多聚甲醛或三聚甲醛、硫酸、所占重量比为:甲醇:30%-70%、镁: 0.5%-5%、苯酚:5%-20%、多聚甲醛或三聚甲醛:5%-25%、硫酸:5%-40%。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采用了一种用镁盐作催化剂,通过苯酚与多聚甲醛或三聚甲醛的反应,高选择性的生 成水杨醛的方法,且具有反应原料易得,环境污染小,产率高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加深对本发明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述,该实施 例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
如图1示出了本发明一种水杨醛的制备方法的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在反应釜中加入8.4L甲醇,加热至40℃,分批加入镁条共计241.8g,控制温度在40-50 ℃,在镁条反应时将反应过程中生成的氢气排出,待镁反应结束后将溶有1.8kg苯酚的15L 甲苯,加入反应釜中,逐步升温,采集馏分甲醇,待反应釜温度达到75℃停止加热,控制反应 釜温度在75-80℃之间,分批加入多聚甲醛共计1.39kg,同时采集馏分。加料完毕,控制反应 釜温度在75-80℃之间保温1h,将反应釜温度降至40℃,加入30%硫酸3.36kg,保温反应2h; 充分搅拌冷却到常温,静置分层,上层油层为水杨醛的甲苯溶液,将溶液精馏,分离出甲苯 得水杨醛产品1852.2克,收率79.2%;下层水层进行蒸馏至有固体析出,冷却,抽滤得到 MgSO4﹒7H2O盐为副产物,蒸出的水进行回收套用。
实施例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江天化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南通江天化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9912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