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累加正反馈变步长的最佳中继位置搜寻方法与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10898305.3 | 申请日: | 2015-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53537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7 |
发明(设计)人: | 谢宁;陈敬坤;王晖;林晓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B7/185 | 分类号: | H04B7/185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恒申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12 | 代理人: | 王利彬 |
地址: | 51806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累加 正反馈 步长 最佳 中继 位置 搜寻 方法 系统 | ||
1.一种基于累加正反馈变步长的最佳中继位置搜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搜寻方法的步骤包括:
步骤A,移动中继在圆形轨道的任意起始位置上,初始化其位置信息并记录初始位置信息,然后接收来自源端发射的训练序列,放大后转发给目的端;
步骤B,目的端根据接收到的经放大后的训练序列计算所接收信号的性能,并根据计算结果反馈单比特信息给所述移动中继;所述单比特信息包含接收信号性能是否提高的信息;
步骤C,移动中继根据反馈的单比特信息计算随机扰动步长、修正因子,同时引入累积正反馈计数器、连续负反馈计数器和阈值修正机制,根据计算结果变换运动步长和方向以确定下一时刻位置并移动到下一时刻位置,并返回步骤A,直至最后确定最佳中继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最佳中继位置搜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具体包括:
步骤C1,所述移动中继记录其已知最佳位置,所述已知最佳位置用θ(n)表示,n表示第n个时隙;
步骤C2,所述移动中继根据所述单比特信息在每个迭代时隙变换运动步长,变换后的运动步长包括随机扰动步长和修正因子;
步骤C3,所述移动中继根据变换后的运动步长计算下一时刻位置,然后移动至所述下一时刻位置,返回步骤A,接收来自源端发射的训练序列,并进行放大后转发至目的端;
以表示所述下一时刻位置,以δ(n)所述随机扰动步长,ξ(n)表示修正因子,则:
步骤C4,目的端计算新的接收信号的通信性能强度,将计算出的通信性能强度的结果与已知的最佳接收信号的通信性能强度相比,根据比较结果更新内存中的最佳接收信号通信性能强度,然后目的端反馈单比特信息给所述移动中继;
步骤C5,所述移动中继根据反馈的单比特信息更新已知最佳位置并存储,计算运动步长和方向以确定下一时刻位置并移动到该下一时刻位置,重复步骤C3至C4,直至最后确定最佳中继位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最佳中继位置搜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5具体包括:
步骤C51,移动中继对所述单比特信息进行判断;
步骤C52,在判断为接收信号性能提高时,修正因子清零和连续负反馈计数器清零,累积正反馈计数器加1,并判断累积正反馈计数器是否达到预设的累积正反馈阈值;
步骤C53,若判断步骤C52中的累积正反馈计数器达到预设的累积正反馈阈值,则累积正反馈计数器清零,并且增大运动步长和增大累积正反馈阈值并返回步骤C3;
步骤C54,若判断步骤C52中的累积正反馈计数器未达到预设的累积正反馈阈值,则返回步骤C3;
步骤C55,在判断为接收信号性能未提高时,移动中继返回上一时隙的位置,同时连续负反馈计数器加1,修正因子修改为上一时隙的运动步长的相反数,并判断连续负反馈计数器是否达到预设的连续负反馈阈值;
步骤C56,若判断步骤C55中的连续负反馈计数器达到预设的连续负反馈阈值,则累积正反馈计数器和连续负反馈计数器清零,并且减小运动步长和减小连续负反馈计数器阈值并返回步骤C3;
步骤C57,若判断步骤C55中的连续负反馈计数器未达到预设的连续负反馈阈值,则返回步骤C3。
4.一种基于累加正反馈变步长的最佳中继位置搜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搜寻系统包括源端、移动中继和目的端;
所述源端,用于发送训练序列至所述移动中继;
所述移动中继,用于在圆形轨道的任意起始位置上,初始化其位置信息并记录初始位置信息,然后接收来自源端发射的训练序列,放大后转发给目的端进行计算;
所述目的端,用于根据接收到的经放大后的训练序列进行接收信号的性能计算,并根据计算结果反馈单比特信息给所述移动中继;
所述移动中继,还用于记录位置信息并根据所述单比特信息进行计算随机扰动步长、修正因子,同时引入累积正反馈计数器、连续负反馈计数器和阈值修正机制,根据计算结果变换运动步长和方向以进行位置移动,并实时将所述源端发送的训练序列进行放大后转发至所述目的端进行计算,最终确认最佳中继位置。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最佳中继位置搜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搜寻系统具体用于:
首先,所述移动中继记录其已知最佳位置,所述已知最佳位置用θ(n)表示,n表示第n个时隙;
其次,所述移动中继根据所述目的端反馈的所述单比特信息在每个迭代时隙变换运动步长,变换后的运动步长包括随机扰动步长和修正因子;
再次,所述移动中继根据变换后的运动步长计算下一时刻位置并移动到该位置,然后接收来自源端发射的训练序列,进行放大后转发至所述目的端;
以表示所述下一时刻位置,以δ(n)所述随机扰动步长,ξ(n)表示修正因子,则:
接着,目的端计算新的接收信号的通信性能强度,将计算出的通信性能强度的结果与已知的最佳接收信号的通信性能强度相比,根据比较结果更新内存中的最佳接收信号通信性能强度,然后目的端反馈单比特信息给所述移动中继,所述单比特信息包括接收信号性能是否提高的信息;
最后,所述移动中继根据反馈的单比特信息更新已知最佳位置并存储,计算运动步长和方向以确定下一时刻位置并移动到该下一时刻位置,直至最后确定最佳中继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大学,未经深圳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98305.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MIMO卫星服务终端
- 下一篇:一种获取FDD系统下行信道矩阵的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