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动车精密软顶自动伸缩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897185.5 | 申请日: | 2015-12-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537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16 |
| 发明(设计)人: | 蒋智敏;刘建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天非尼迪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J7/08 | 分类号: | B60J7/08;B60J7/12;B60R16/033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10800 广东省广州市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动车 精密 自动 伸缩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动车,具体是一种电动车精密软顶自动伸缩系统。
背景技术
电动轿车因为无污染排放物,环保节能的特性,已成为尤其是市区流行的代步车,但是对于敞开式电动轿车存在的一个很大的问题是:春、夏、秋季节天气好的情况下,该电动轿车非常的舒适,尤其是夏季还能进行自然通风,无需再开空调、节省大量电能,然而冬季开车却散热快,乘坐人员无法得到及时的保暖。尤其是雨雪天气,很容易浸湿车厢。对于封闭式电动轿车来说,虽能实现冬季有效聚热,但是夏季却使车内异常闷热,需要常开空调才能达到凉爽效果,耗电量大,降低车的行使里程,且车内流通空气干燥,长时间还很容易得空调病。提供一种用法灵活,舒适度高,且能有效降低能源消耗的顶棚式电动轿车已成为电动轿车的发展趋势。同时电动轿车的能源单一,对新能源的利用不够深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车精密软顶自动伸缩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动车精密软顶自动伸缩系统,包括电动车车体、太阳能电池板、伸缩结构和篷布,所述电动车车体的后方平行设置一对伸缩结构,伸缩结构上设置篷布,所述伸缩结构的上连杆上固定安装太阳能电池板,太阳能电池板通过充电模块连接电动车车体内的蓄电池。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伸缩结构主要包括上连杆、上部平衡连杆、上部前连杆、顶衬、第一辅助连杆、上部后连杆、下部后连杆、底部定位杆、底座、下部平衡杆、第二辅助连杆和下部前连杆,所述上连杆的尾端通过销钉依次连接上部前连杆、上部后连杆和底座,而上连杆的尾部侧面通过销钉依次连接下部前连杆、第一辅助连杆和下部后连杆,上部后连杆和下部前连杆之间设置第二辅助连杆,其中上部后连杆连接伸缩杆;所述 上部前连杆的中部通过销钉依次连接上部平衡连杆、下部平衡杆和底座。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伸缩杆通过控制系统连接车体内部的控制按钮。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底座固连在电动车车体上。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底座的后端连接底部定位杆,两个平行底部定位杆和篷布形成一个储存腔,构成储存伸缩结构。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篷布依次连接上连杆、上部前连杆和底部定位杆。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上部前连杆上设置顶衬,通过顶衬连接篷布。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伸缩结构形成伸缩的汽车顶棚,可以根据需求打开和关闭,以降低电能消耗,使得汽车的发明性更强,同时伸缩结构的上连杆上安装太阳能电池板,配合伸缩结构的伸缩方式,使得太阳能电池板始终正面向上,从而能够充分的得到光照,以对电池进行持续性的充电,提高车体的航行能力。适应现在环保节能和新能源开发利用的潮流,经济价值及社会价值高,经有效推广,市场空间很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伸缩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电动车精密软顶自动伸缩系统,包括电动车车体1、太阳能电池板2、伸缩结构3和篷布4,所述电动车车体1的后方平行设置一对伸缩结构3,伸缩结构3上设置篷布4,通过伸缩结构3带动篷布4张开与收缩,从而实现汽车顶棚的打开和关闭,在不同状态下切换,所述伸缩结构3的上连杆5上固定安装太阳能电池板2,太阳能电池板2通过充电模块连接电动车车体1内的蓄电池,从而为系统供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天非尼迪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天非尼迪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9718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