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加药注射器在审
申请号: | 201510896476.2 | 申请日: | 2015-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439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24 |
发明(设计)人: | 陈庆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庆强 |
主分类号: | A61M5/178 | 分类号: | A61M5/178;A61M5/31;A61J1/2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越秀区海心联合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95 | 代理人: | 黄为 |
地址: | 510240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注射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注射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加药注射器。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装有过滤膜的注射器,普遍采用化学纤维膜,其为海绵状结构,可有效减少因注射压力过大而导致过滤膜被破坏的情况,而且在静脉注射和静脉输液过程中,可以将注射液中的大部分异物和微粒过滤掉,降低因异物或微粒进入血液循环系统而带来的危害;为方便抽液过程,该类注射器的过滤膜还设有向注射器内单向开启的结构,以加快抽液速度。然而,目前带有过滤膜的注射器在注射过程中,过滤膜在较大的注射压力下,单向导通的过滤膜无法保证完全关闭,容易出现异物或微粒从过滤膜的开口处漏过,导致过滤膜的过滤效果降低;此类注射器结构复杂,成本较高。
根据《医用注射器检定规程》6.7项规定,当芯杆推至外套底部时,其外套内的残留量(包括锥头孔内液量)不能超过相关规定。但目前使用过滤膜的注射器在注射完毕后,海绵状结构过滤膜中的液体残留量较大,不符合行业标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加药注射器,可对注射液中的异物和微粒进行过滤,过滤效果好,且结构简单,加工成本低。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加药注射器,包括注射筒,所述注射筒内设有活塞,所述注射筒一端设有用于装针的针筒座,该注射筒与所述针筒座的出液口连通;所述针筒座的出液口上方设有只能向注射筒内开启的封盖,注射筒与针筒座的连接处设有能使注射筒内的液体绕过封盖进入针筒座的导通结构,所述导通结构上方设有过滤膜。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通结构为凹槽,所述凹槽设置在注射筒底部与针筒座连接的转角处;该导通结构还可以为通孔。
作为本发明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活塞为能够对过滤膜进行挤压、减少其液体残留量的弹性活塞。
作为本发明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封盖的安装高度不高于过滤膜厚度的1/3。
作为本发明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封盖为翻转式封盖,其能够向内翻转的角度为α,α不大于45°。
作为本发明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封盖为设有向下的预应力的翻转式封盖。
作为本发明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封盖为设置在过滤膜和针筒座之间的弹性薄片,所述弹性薄片上对应导通结构处设有缺口,该弹性薄片上对应针筒座的出液口处的部分只能向注射筒内翻起。
作为本发明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过滤膜与针筒座的出液口对应的位置设有通孔。
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加药注射器有以下优点:
1、针筒座的出液口上方设有封盖,其只能向注射筒内开启;注射筒与针筒座的连接处设有导通结构,导通结构上方设有过滤膜,在封盖关闭后,活塞挤压注射筒内的液体,使其经过过滤膜,并绕过封盖进入针筒座,从而对注射液中的异物和微粒进行过滤,过滤效果好,且结构简单,加工成本低;
2、导通结构为凹槽或通孔,加工成本低;
3、活塞为弹性活塞,能够对过滤膜进行挤压,减少其液体残留量,从而使注射筒内的液体残留量达到行业标准;
4、封盖的安装高度不高于过滤膜厚度的1/3,使过滤膜能够最大限度地被活塞挤压,从而减少过滤膜内的液体残留量;
5、封盖为翻转式封盖,其能够向内翻转的角度为α,α不大于45°,使加药注射器在抽液后封盖能尽快关闭,大大减少异物或微粒从封盖开口处穿过的数量;
6、封盖设有向下的预应力,使加药注射器在抽液后封盖关闭的速度进一步加快,并增大其密闭程度;
7、封盖为弹性薄片,其设置在过滤膜和针筒座之间,弹性薄片上对应导通结构处设有缺口,弹性薄片上对应针筒座的出液口处的部分只能向注射筒内翻起,其结构简单,加工成本低;
8、过滤膜与针筒座的出液口对应的位置设有通孔,在抽液时使封盖更容易打开。
通过以下的描述并结合附图,本发明将变得更加清晰,这些附图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实施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加药注射器的正向旋转剖视图;
图2为本发明的图1的A向放大图之一;
图3为本发明的图1的A向放大图之二;
图4为本发明的封盖的放大剖视图;
图5为本发明的封盖的放大俯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庆强,未经陈庆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9647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