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金属管材切头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510896012.1 | 申请日: | 2015-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641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02 |
发明(设计)人: | 田四光;丁惠俊;曹秀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长城制冷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D21/00 | 分类号: | B23D2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0061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金属 管材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切头设备领域,具体属于一种新型金属管材切头设备。
背景技术
金属管材应用极其广泛,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缺的材料。小管径金属管材成型后为了方 便运输,需要进行卷料处理。在卷料过程中,金属管材管口处变形严重。管口发生形变的金 属管材,在到达深加工企业后必须进行切头处理。深加工企业在对金属管材进行加工生产过 程中,经常会出现金属管材变形的问题,处理变形后的金属管材,通常采用对变形部分进行 切头处理。传统的切头设备在使用时存在以下缺陷:一是切刀采用砂轮切片,易出现火花飞 溅问题;二是切刀磨损速度快增加切头成本;三是没有正规的料管支撑台,致使金属管材的 被切割区域变形严重;四是多为单管单次切头,生产效率低,不能满足企业实际需要。针对 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金属管材切头设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金属管材切头设备,可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金属管材切头设备,其特征是包括料架、切削机构、上料气缸、下料气缸、限 位装置与电控装置,所述料架包括倒‘U’形桥架、上料平台与下料支架三部分,所述切削机 构包括带导轨的切料箱、切料电机、切刀与动力气缸,所述上料气缸有三个活塞杆,三个活 塞杆顶部焊接一个推板,所述下料气缸共有三组,三组气缸活塞杆顶端焊接方形平板,所述 限位装置包括三组推动气缸与三组限位挡板,所述电控装置安装在‘U’形桥架侧面。
所述料架承重能力不小于2.5t,料架中上料平台表面直线度为0.1mm/1000mm。
所述带导轨的切料箱底部粘接一块长度与切料箱相同,厚度为50mm+0.1mm的牛筋垫,切 料箱顶部安装微型监控器。
所述电控装置表面装有液晶显示屏,显示屏与切料箱顶部安装的微型监控器连接,显示 屏分辨率为800*600。
所述切削机构中切刀采用钨钢制成,洛氏硬度为55HRC~60HRC,切刀为蝶形。
所述下料气缸中方形平板尺寸与限位挡板尺寸相同,上料气缸中推板长度是限位挡板长 度3倍。
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通过对料架、切削机构、上料气缸、下料气缸、限位装置与电控装置进行优选设计组合, 满足现今工业生产高质量、高效率、高标准的要求,解决了上述技术背景中传统切头机存在 的四点缺陷。本发明结构稳固、应用广泛、切头速度快、切头处无变形,适合金属管材连续 切头生产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切削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附图:一种新型金属管材切头设备,其特征包括料架1、切削机构3、上料气缸8、 下料气缸4、限位装置6与电控装置2,所述料架1包括倒‘U’形桥架103、上料平台102 与下料支架103三部分,所述切削机构3包括带导轨的切料箱304、切料电机303、切刀302 与动力气缸305,所述上料气缸8有三个活塞杆,三个活塞杆顶部焊接一个推板7,所述下料 气缸4共有三组,三组气缸4活塞杆顶端焊接方形平板5,所述限位装置6包括三组推动气 缸601与三组限位挡板602,所述电控装置2安装在‘U’形桥架103侧面。所述料架承重能 力不小于2.5t,料架中上料平台表面直线度为0.1mm/1000mm。所述带导轨的切料箱304底部 粘接一块长度与切料箱304相同,厚度为50mm+0.1mm的牛筋垫301,切料箱304顶部安装微 型监控器9。所述电控装置2表面装有液晶显示屏201,显示屏201与切料箱304顶部安装的 微型监控器9连接,显示屏201分辨率为800*600。所述切削机构3中切刀302采用钨钢制 成,洛氏硬度为55HRC~60HRC,切刀302为蝶形。所述下料气缸4中方形平板5尺寸与限位 挡板602尺寸相同,上料气缸8中推板7长度是限位挡板602长度3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长城制冷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合肥长城制冷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9601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