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纳米银改性氟橡胶复合材料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894996.X | 申请日: | 2015-11-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679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02 | 
| 发明(设计)人: | 陈喜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锦洋氟化学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8L27/12 | 分类号: | C08L27/12;C08L23/16;C08L9/02;C08L23/08;C08L91/06;C08L83/06;C08K13/06;C08K9/06;C08K3/08;C08K3/22;C08K5/136;C08K5/14;C08K3/06;C |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长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9 | 代理人: | 程笃庆;黄乐瑜 | 
| 地址: | 242310 安徽省宣城市宁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纳米 改性 氟橡胶 复合材料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氟橡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纳米银改性氟橡胶复合材料。
背景技术
氟橡胶是指主链或侧链的碳原子上含有氟原子的合成高分子弹性体,其具 有优异的耐热性、抗氧化性、耐油性、耐腐蚀性和耐大气老化性能,目前已被 广泛应用于汽车、机械、航空、航天、化工等领域。随着社会的发展,对橡胶 制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氟橡胶材料已不能完全满足迅速发展的使用要 求,需要对氟橡胶材料进行改性。
发明内容
基于背景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纳米银改性氟橡胶复合 材料,其抗菌性和加工性能优异,耐热性、耐低温性好,使用寿命长。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纳米银改性氟橡胶复合材料,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以下 组分:氟橡胶260130-50份、氟橡胶260520-35份、三元乙丙橡胶20-50份、丁 腈橡胶5-10份、乙烯-辛烯共聚物5-15份、氢氧化钙5-8份、氢氧化铈2-10份、 轻质氧化镁3-5份、硫酸钡3-10份、纳米银5-20份、纳米氧化锌2-5份、纳米二 氧化钛5-12份、4,4’-(六氟异亚丙基)二酚0.5-2份、过氧化二苯甲酰0.2-1份、 硫磺0.2-0.8份、棕榈蜡3-8份、促进剂DM0.2-0.8份、促进剂CZ0.1-0.5份、 防老剂MC0.3-1份、防老剂MB0.5-1.2份、N-β-氨乙基-γ-氨丙基三甲氧基硅 烷3-8份、α,ω-二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2-5份、3-氯-2-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 0.5-1.5份。
优选地,其原料中,氟橡胶2601、氟橡胶2605、三元乙丙橡胶、丁腈橡胶的 重量比为38-47:23-32:28-45:7-9。
优选地,其原料中,4,4’-(六氟异亚丙基)二酚、过氧化二苯甲酰、硫磺的 重量比为1-1.8:0.5-1:0.3-0.7。
优选地,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以下组分:氟橡胶260140-45份、氟橡胶2605 28-32份、三元乙丙橡胶30-38份、丁腈橡胶8-9份、乙烯-辛烯共聚物9-12份、 氢氧化钙7-8份、氢氧化铈5.8-7份、轻质氧化镁3.8-4.3份、硫酸钡5.5-8份、 纳米银10-16份、纳米氧化锌3.5-4份、纳米二氧化钛8-11份、4,4’-(六氟异亚 丙基)二酚1-1.6份、过氧化二苯甲酰0.5-0.8份、硫磺0.5-0.7份、棕榈蜡5-7份、 促进剂DM0.5-0.8份、促进剂CZ0.3-0.4份、防老剂MC0.5-0.8份、防老剂MB 0.9-1.1份、N-β-氨乙基-γ-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5.3-7份、α,ω-二羟基聚 二甲基硅氧烷3.5-4.2份、3-氯-2-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1-1.3份。
优选地,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以下组分:氟橡胶260143份、氟橡胶260530 份、三元乙丙橡胶35份、丁腈橡胶8.6份、乙烯-辛烯共聚物10份、氢氧化钙7.3 份、氢氧化铈6份、轻质氧化镁4份、硫酸钡6份、纳米银12份、纳米氧化锌3.8 份、纳米二氧化钛10份、4,4’-(六氟异亚丙基)二酚1.3份、过氧化二苯甲酰0.7 份、硫磺0.6份、棕榈蜡6份、促进剂DM0.7份、促进剂CZ0.38份、防老剂MC0.7 份、防老剂MB1份、N-β-氨乙基-γ-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6份、α,ω-二羟基 聚二甲基硅氧烷4份、3-氯-2-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1.2份。
优选地,所述纳米银的平均粒径为10-25nm;所述纳米氧化锌的平均粒径为 20-35nm;所述纳米二氧化钛的平均粒径为10-30n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锦洋氟化学有限公司,未经安徽锦洋氟化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9499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