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介质桥的芯片倒装共晶键合方法及获得的产物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891490.3 | 申请日: | 2015-11-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282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23 |
| 发明(设计)人: | 闵志先;邱颖霞;胡骏;林文海;宋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H01L21/60 | 分类号: | H01L21/60;H01L21/50;H01L23/31;H01L23/488 |
| 代理公司: | 合肥金安专利事务所 34114 | 代理人: | 胡治中 |
| 地址: | 230088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介质 芯片 倒装 共晶键合 方法 获得 产物 | ||
1.具有介质桥的芯片倒装共晶键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按如下步骤进行:
步骤一:底座成型;
取一块石墨,采用高纯石墨精密加工工艺制作出一块底座(4);
在该底座(4)上加工台阶腔体,获得具有台阶腔体的底座(4);
通过粘接或者沉积方式,在具有台阶腔体的底座(4)的腔体底面和侧面附着一层聚酰亚胺或者聚四氟乙烯,并对附着在具有台阶腔体的底座(4)的表面的聚酰亚胺或者聚四氟乙烯进行软化处理,获得经过软化处理的底座(4);其中,经过软化处理的底座(4)表面的聚酰亚胺或者聚四氟乙烯层进行软化处理的厚度范围在10-50μm;
步骤二:衬底预处理;
取一块合金板材,通过机械加工工艺将该合金板材加工成衬底(2);对衬底(2)的表面镀覆一层Au/Ni镀层,获得含有Au/Ni镀层的衬底(2);其中,Ni层的厚度范围为1-6μm,Au层的厚度范围为2.54-5.08μm;
在含有Au/Ni镀层的衬底(2)的待键合面预置共晶焊料,获得含有共晶焊料的衬底(2);
步骤三:压块成型;
盖板(1)为氧化铝陶瓷板;通过粘接或者沉积方式,在盖板(1)表面附着一层聚酰亚胺或者聚四氟乙烯;
随后,对表面附着有聚酰亚胺或者聚四氟乙烯的盖板(1)进行软化处理,获得经过软化处理的盖板(1);
其中,盖板(1)表面的聚酰亚胺或者聚四氟乙烯的软化处理层厚度范围为10-50μm;
步骤四:装配;
通过贴片机将芯片(3)、由步骤二获得的含有共晶焊料的衬底(2)、由步骤三获得的经过软化处理的盖板(1)自下而上地置于由步骤一获得的经过软化处理的底座(4)的腔体,获得半成品;
随后,将将前述半成品置于共晶烧结炉的热板上,并关上共晶烧结炉的炉门;
步骤五:共晶键合;
设定共晶烧结炉的的焊接温度曲线和工艺气氛,对共晶烧结炉腔体内部进行抽真空和充保护气体,抽真空和充保护气体的工艺执行2次以上循环,同时逐步升高热板温度;
待共晶烧结炉的腔体内部温度将含有共晶焊料的衬底(2)上的焊料开始融化时,向共晶烧结炉的腔体内部通入3-9slm流量的还原介质或者保护气体,以提高加热效果,还原介质还起着去除焊料表面氧化层的作用;
待含有共晶焊料的衬底(2)上的焊料完全熔化后,将此刻共晶烧结炉的炉温保温5-30s,并持续对炉腔内抽真空;
待半成品完成共晶键合后,向共晶烧结炉的腔体内部冲入冷却气体,获得芯片模块;该芯片模块即为成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介质桥的芯片倒装共晶键合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装配过程中,经过芯片(3)表面的图形朝下;且芯片(3)置于含有共晶焊料的衬底(2)的下面;含有共晶焊料的衬底(2)的待键合面朝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介质桥的芯片倒装共晶键合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底座(4)上加工4个台阶的腔体,即构成自上而下的4级凹槽,依次记为;压板定位槽(I)、衬底定位槽(II)、芯片定位槽(III)、介质桥避让孔(IV);其中,在底座(4)的顶面开有一个压板定位槽(I),在压板定位槽(I)的底部开有一个衬底定位槽(II),在衬底定位槽(II)的底部开有芯片定位槽(III),在芯片定位槽(III)的底部开有一个以上的介质桥避让孔(IV);具体如下:
压板定位槽(I)的形状与盖板(1)的轮廓相匹配;所述盖板(1)起压块的作用,压板定位槽(I)起为压块定位槽的作用;
衬底定位槽(II)的形状与衬底(2)的轮廓相匹配;衬底定位槽(II)起衬底定位槽的作用;
芯片定位槽(III)的形状与芯片(3)的轮廓相匹配;芯片定位槽(III)起芯片定位槽的作用;芯片定位槽(III)的深度小于芯片(3)的厚度;衬底定位槽(II)和第三级台阶(III)的深度之和小于芯片(3)和衬底(2)的厚度之和;
介质桥避让孔(IV)为圆孔;在芯片(3)底部的表层图上设置有介质桥(10);介质桥避让孔(IV)的开设位置与芯片(3)底部介质桥(10)的位置相对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未经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91490.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1L 半导体器件;其他类目中不包括的电固体器件
H01L21-00 专门适用于制造或处理半导体或固体器件或其部件的方法或设备
H01L21-02 .半导体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
H01L21-64 .非专门适用于包含在H01L 31/00至H01L 51/00各组的单个器件所使用的除半导体器件之外的固体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
H01L21-66 .在制造或处理过程中的测试或测量
H01L21-67 .专门适用于在制造或处理过程中处理半导体或电固体器件的装置;专门适合于在半导体或电固体器件或部件的制造或处理过程中处理晶片的装置
H01L21-70 .由在一共用基片内或其上形成的多个固态组件或集成电路组成的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集成电路器件或其特殊部件的制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