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低速转换接口中的数据完整性处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889858.2 | 申请日: | 2015-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501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04 |
发明(设计)人: | 朱志强;王红春;武华;刘陈;杨可;杨媛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航空计算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6F13/40 | 分类号: | G06F13/40;G06F13/38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邦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61211 | 代理人: | 苏蓓 |
地址: | 710065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低速 转换 接口 中的 数据 完整性 处理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计算机通信技术,涉及FC通信网络中的一种高低速转换接口 中的数据完整性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在新一代机载网络设计过程中,经常存在FC、RapidIO、PCIe等高速总 线与CAN、1553B、RS422等低速总线之间的数据转换要求,需要设计专用转 换接口实现通信速率相差悬殊的高低速接口之间的数据转发。在当前设计中 存在以下情况,1)基于小、低、轻的设计考虑,控制器多选用嵌入式微处理 器、单片机等,程序开发仅支持单线程运行处理;2)由于低速接口发送数据 过慢而高速接口接收数据过快,从而在数据进行转换过程中,存在高速接口 在突发流量背景下由于丢失中断而导致的丢消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一种高低速转换接口中的数据完整性处理方法,在保证高低 速接口间的数据实时转发的同时,确保转换数据的完整性,解决突发流量下 的高速接口丢失消息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一种高低速转换接口中的数据完整性处理方法,其特殊之处在于,包括 以下步骤:
1)控制器完成对高速接口与低速接口的初始化操作;
2)MAC缓冲区的头指针和尾指针根据数据帧的接收与读取进行更新, 控制器运行消息传输软件,响应中断控制单元上报的高速接口消息接收中断, 若控制器接收到上报的消息接收中断,则转步骤3);若没有接收到上报的消 息接收中断,则重复步骤2);
3)控制器读通过接收控制单元读取MAC缓冲中的当前接收数据帧,并 写入环形缓冲区,同时更新MAC缓冲的头指针,转步骤4);
4)控制器更新中断标志寄存器中的数据接收中断标志位,然后将环形 缓冲区中的当前帧数据进行格式转换后写入低速接口并发出,转步骤5);
5)控制器根据中断标志寄存器判断MAC缓冲里是否还有待转发的数据 帧,若存在,则转步骤6);若没有,则转步骤2);
6)控制器将MAC缓冲中的当前数据帧读取并写入环形缓冲区,更新头 指针;
7)根据头尾指针判断MAC缓冲里是否还有数据,若有,则转步骤6); 若没有,则转步骤8);
8)将环形缓冲区中的当前帧数据取出,进行数据转换并将转换后的数 据包写入低速接口发出;
9)判断环形缓冲区中是否还有待转发的数据帧,若有,则转步骤8; 若没有,则返回步骤2)。
MAC缓冲区的头指针通过接收控制单元或控制器进行更新,MAC缓冲区的 尾指针通过控制器或接收控制单元进行更新。
上述环形缓冲区中至少具有8个2096Byte的数据存储空间。
上述环形缓冲区中具有8-16个2096Byte的数据存储空间。
一种高低速转换接口中的数据完整性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 步骤,
1)控制器完成对高速接口与低速接口的初始化操作;
2)MAC缓冲区的头指针和尾指针根据数据帧的接收与读取进行更新, 控制器运行消息传输软件,响应中断控制单元上报的高速接口消息接收中断, 若控制器接收到上报的消息接收中断,则转步骤3);若没有接收到上报的消 息接收中断,则重复步骤2);
3)控制器读通过接收控制单元读取MAC缓冲中的当前接收数据帧,并 写入环形缓冲区,同时更新MAC缓冲的头指针,转步骤4);
4)控制器更新中断FIFO,然后将环形缓冲区中的当前帧数据进行格式 转换后写入低速接口并发出,转步骤5);
5)控制器根据中断FIFO判断MAC缓冲里是否还有待转发的数据帧, 若存在,则转步骤6);若没有,则转步骤2);
6)控制器将MAC缓冲中的当前数据帧读取并写入环形缓冲区,更新头 指针,转步骤7);
7)将环形缓冲区中的当前帧数据取出,进行数据转换并将转换后的数 据包写入低速接口发出,转步骤5)。
上述环形缓冲区中至少具有8个2096Byte的数据存储空间。
上述环形缓冲区中具有8-16个2096Byte的数据存储空间。
中断FIFO深度不少于4个。
中断FIFO深度是4-8个。
MAC缓冲区的头指针通过接收控制单元或控制器进行更新,MAC缓冲区的 尾指针通过控制器或接收控制单元进行更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航空计算技术研究所,未经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航空计算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8985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