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移动终端的穴位电刺激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510889630.3 | 申请日: | 2015-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571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06 |
发明(设计)人: | 刘清君;张迪鸣;刘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N1/36 | 分类号: | A61N1/36;A61H39/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邱启旺 |
地址: | 310027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移动 终端 穴位 刺激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穴位电刺激技术,尤其涉及一种用基于移动终端的穴位电 刺激装置。
背景技术
经皮穴位电刺激疗法是将欧美国家的经皮电神经刺激疗法与针灸穴位相结 合,通过皮肤将特定的低频脉冲电流输入人体以保健和治疗的方法。经皮穴位 电刺激克服了针刺和电针的某些缺点,如针刺入时感到疼痛,有些患者惧针, 儿童不易接受等,而且具有较好的保健治疗效果。现在,经皮穴位电刺激一般 由多功能电治疗仪实现,存在着仪器价格昂贵、体积较大等缺点,并且大多需 要在由专业人士在特定场所操作。本发明采用移动终端,配合相应穴位电刺激 附件设计实现在一种用基于移动终端的穴位电刺激装置设计,其具有设计简单、 成本低廉、即插即用和操作便捷的优点,并能够让用户随时随地在不同环境下 使用该装置进行穴位电刺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穴位电 刺激装置。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穴位电 刺激装置,包括:移动终端和穴位电刺激附件,穴位电刺激附件通过音频口与 移动终端相连接;其中,穴位电刺激附件由3.5mm标准音频接口、音频接口连 接件、导线束和穴位刺激探头组成;音频接口连接件通过螺纹固定于3.5mm标 准音频接口之上,穴位刺激探头通过螺纹固定于音频接口连接件之上;导线束 通过穴位刺激探头内部将穴位刺激探头顶部与音频接口连接件相连接;音频接 口连接件由左电气接口、中电气接口、右电气接口和连接底座组成;左电气接 口由3.5mm标准音频接口的左声道接口引出,中电气接口由3.5mm标准音频接 口的接地接口引出,右电气接口由3.5mm标准音频接口的右声道接口引出;穴 位刺激探头顶部有突出部件,其上分布有左穴位刺激探点、中穴位刺激探点和 右穴位刺激探点,通过导线分别与左电气接口、中电气接口和右电气接口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导线外部包裹热缩管进行保护与固定。
本发明相对于现有的多功能电治疗仪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了一 种基于移动终端的穴位电刺激装置,实现了经皮穴位电刺激。相比较传统的多 功能电治疗仪的经皮穴位电刺激方法,其具有设计简单、成本低廉、即插即用 和操作便捷的优点。本发明实现经皮穴位电刺激的方法克服了现有的经皮穴位 电刺激方法对使用人员和使用场所有较高要求的不足,具有便携程度高、操作 简单等优点,使用移动终端而无需额外的电刺激装置,简化了经皮穴位电刺激 过程,降低了经皮穴位电刺激的实现成本。根据以上优点,本发明的装置可广 泛用于经皮穴位电刺激的相关领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使用基于移动终端的穴位电刺激装置整体结构图;
图2是本发明穴位电刺激附件整体结构图;
图3是本发明穴位电刺激附件上部结构图;
图4是本发明穴位刺激探头顶部穴位刺激探点分布图;
图5是本发明移动终端的操作界面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基于移动终端的穴位电刺激装置施加的不同波形电刺激信号;
图7是本发明施加经皮穴位电刺激的方法示意图;
图中:移动终端1、音频口2、穴位电刺激附件3、穴位电刺激附件3、3.5mm 标准音频接口31、音频接口连接件32、导线束33、穴位刺激探头34、左电气 接口321、中电气接口322、右电气接口323、连接底座324、导线331、热缩管 332、左穴位刺激探点341、中穴位刺激探点342、右穴位刺激探点343、突出部 件344。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详细描述,但并不是限制本发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8963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