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冷弯管机楔形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10886266.5 | 申请日: | 2015-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638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02 |
发明(设计)人: | 陈涛;高广林;王建辉;刘永红;陈建平;徐艳;王鲁君;张宝林;李滨;陈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局;河北华北石油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7/16 | 分类号: | B21D7/16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沛德权律师事务所 11302 | 代理人: | 马苗苗 |
地址: | 10000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弯管 楔形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石油开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冷弯管机楔形机构。
背景技术
在石油天然气管道的建设过程中,随着管道建设向着长距离、大管径、高 强钢级的方向发展,对于现有的大口径垂直液压冷弯管机而言,随着弯制管径 的增大,冷弯管机的体积和重量也随之显著增大,因此,存在弯制能力小、体 积大、效率低的技术问题,难以满足实际需要,具有局限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通过提供一种冷弯管机楔形机构,解决了现有技术的垂直液压冷弯 管机弯制能力小、体积大、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冷弯管机楔形机构,包括第一主推油缸、第二主 推油缸、运动块、固定块和下胎滑块;
所述第一主推油缸固定于所述冷弯管机的底板上,且,所述第一主推油缸 的一端与所述运动块相连;
所述第二主推油缸固定于所述冷弯管机的底板上,且,所述第二主推油缸 的一端与所述运动块相连;
所述固定块固定于所述运动块下方的所述底板上,且,所述固定块具有第 一坡面,所述第一坡面朝向所述运动块,所述第一坡面上设置有第一滚动部件;
所述下胎滑块位于所述运动块的上方,所述下胎滑块朝向所述运动块的第 一面上设置有第二滚动部件,且,所述下胎滑块中与所述第一面相对的第二面 上设置有下胎连接部;
其中,在所述主推油缸的推动下,所述运动块通过所述第一滚动部件相对 于所述固定块向上滑动,且,所述第二滚动部件相对于所述运动块滚动,从而, 在所述运动块的带动下,所述下胎滑块抬升,与所述下胎连接部相连的下胎向 上运动。
优选的,所述第一滚动部件和/或第二滚动部件为滑轮组或滚动轴承组。
优选的,所述固定块包括第一楔形部,所述第一坡面位于所述第一楔形部 上。
优选的,所述运动块包括第二楔形部,所述第二坡面位于所述第二楔形部 上。
优选的,所述第一主推油缸与所述运动块铰接。
优选的,还包括铰轴,所述下胎连接部通过所述铰轴与所述下胎铰接。
优选的,所述固定块为第一楔体。
优选的,所述运动块为第二楔体。
优选的,还包括第二主推油缸;
其中,所述第二主推油缸固定于所述冷弯管机的底板上,且,所述第二主 推油缸的一端与所述运动块相连。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本申请取消外置主油缸,由主推油缸进行替代,从而减少了油缸数量和缸 径,同时,取消下模同步臂、牵引架和下模回位装置,利用运动块、固定块和 下胎滑块抬升下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随弯制管径的增大,冷弯管机的体积和 重量显著增大的问题,提高了冷弯管机的弯制能力,减小了弯管机的外形尺寸 和重量,降低运输和使用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 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 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 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冷弯管机楔形机构的侧视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冷弯管机楔形机构与下胎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冷弯管机楔形机构的立体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冷弯管机楔形机构的俯视图。
其中,1为底板,2为第一主推油缸,3为运动块,31为第一楔形侧,32 为第二楔形侧,4为固定块,41为第一滚动部件,5为下胎滑块,51为第二滚 动部件,6为下胎连接部,7为下胎,8为第二主推油缸,9为铰轴。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通过提供一种冷弯管机楔形机构,解决了现有技术的垂直液压冷弯 管机弯制能力小、体积大、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 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 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 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 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局;河北华北石油工程建设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局;河北华北石油工程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8626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