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动力电池组壳体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885532.2 | 申请日: | 2015-12-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4812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9 |
| 发明(设计)人: | 石刚;张聪;赵伟;李永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H01M2/10 | 分类号: | H01M2/10;H01M2/20;H01M10/613 |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002 | 代理人: | 白振宇 |
| 地址: | 110016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动力 电池组 壳体 | ||
本发明属于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动力电池组壳体,包括电芯容纳壳体、铜排固定件、并联铜排及壳体盖,电芯容纳壳体的壁面上均布有多个散热孔及多个增加空气在电芯容纳壳体内流动的通气孔,电芯容纳壳体的外表面设有楞筋、内部设有多个隔板,相邻两隔板之间形成容纳电芯芯体的容纳空间;电芯容纳壳体的顶部设有装配铜排固定件的装配孔,壳体盖插接于电芯容纳壳体的一侧面,并联铜排位于壳体盖与电芯容纳壳体之间,顶端安装在铜排固定件上,并分别与每个电芯芯体的正负极相连接。本发明用于将单个电芯芯体组装形成动力电池组,具有散热效果好、质量轻的优势。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动力电池组壳体。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行业的发展,人们对汽车的需求日益增加,但同时汽车尾气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也日趋严重。由于纯电或混合动力汽车在节油方面有很大优势,现今国内外车厂均增大此方面的研发力度。
动力电池模组是新能源汽车的主要动力来源,也是电动汽车主要部件和关键技术。动力电池模组在电动汽车和储能电站等领域应用最显著特点是模块化组装,即由若干个电池组成电池组,再将多个电池组进行串/并联组装成电池模组。
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一是电池组之间接触面过大以及内部单体电芯虽有间距但壳体严重阻碍空气流动,导致电池过热;二是壳体用料多成本大,经济性差;三是大多数设计仅仅针对电池模组整体进行,从而导致整体散热效果差。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电池模组存在的空气流动性及散热效果差、壳体用料多等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动力电池组壳体。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发明包括电芯容纳壳体、铜排固定件、并联铜排及壳体盖,其中电芯容纳壳体的壁面上均布有多个散热孔及多个增加空气在电芯容纳壳体内流动的通气孔,所述电芯容纳壳体的外表面设有楞筋、内部设有多个隔板,相邻两隔板之间形成容纳电芯芯体的容纳空间;所述电芯容纳壳体的顶部设有装配所述铜排固定件的装配孔,所述壳体盖插接于电芯容纳壳体的一侧面,所述并联铜排位于壳体盖与电芯容纳壳体之间,顶端安装在所述铜排固定件上,并分别与每个所述电芯芯体的正负极相连接。
其中:所述电芯容纳壳体分为结构相同的两部分,该两部分的顶部通过紧固件相连,底部均设有卡槽,所述两部分的底部通过底部固定件连接,该底部固定件与所述卡槽形成卡合连接;所述芯容纳壳体的每部分的内部均设有多个隔板;所述电芯容纳壳体的每部分的顶部均设有螺钉孔,所述紧固件包括装配螺钉、套筒及螺母,该装配螺钉穿过每部分顶部的所述螺钉孔、通过螺母紧固,所述套筒套设有装配螺钉上、位于两部分的螺钉孔之间;
所述电芯容纳壳体呈长方体形,在电芯容纳壳体外表面的四角均设有楞筋,与所述壳体盖连接一侧的两楞筋上均设有凹槽,所述壳体盖插入到该凹槽内;所述电芯容纳壳体朝向壳体盖的一侧面及该侧面相对的另一侧面上均开有所述通气孔,所述电芯容纳壳体另外两相对面上均开有所述散热孔;
所述壳体盖上均布有多个增加空气在电芯容纳壳体内流动的通气孔;所述壳体盖的两侧均设有卡扣,相邻两所述通气孔之间设有加强筋。
本发明的优点与积极效果为: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提供的的动力电池组壳体具有以下优势:
1.本发明提供的动力电池组壳体采用更多散热孔、外表面楞筋设计,相较于现有一体式电池组壳体,散热孔增大了电芯的散热面积,便于电芯芯体的散热,外表面楞筋设计减少了相邻两个电池组之间的热量累积。
2.本发明的电芯容纳壳体可分为结构相同的两部分,使用本发明提供的动力电池组壳体组装电芯芯体时,使电芯芯体位于多个隔板中相邻两个隔板之间形成的容纳空间内,再将另一个电芯容纳组件扣紧,在底部扣上两个底部固定件,实现了由电芯芯体组成的电池组的组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8553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