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无回路有向图的数据溯源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883205.3 | 申请日: | 2015-12-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7408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5 |
| 发明(设计)人: | 刘夫新;周春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继远软件有限公司;国家电网公司;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16/21 | 分类号: | G06F16/21 |
| 代理公司: | 合肥天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5 | 代理人: | 金凯;宋倩 |
| 地址: | 230088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回路 数据 溯源 建模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无回路有向图的数据溯源建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定位溯源指标;指标分解;数据溯源;结果验证;成果固化。本发明通过对数据资产逐步溯源,明确关键监控点和风险点,构建出全局数据溯源视图,不仅可以快速分析定位错误数据,而且还可以实现数据流转过程中的跟踪,大大推进了数据的高效共享应用,为数据运监工作奠定了基础,从而实现了提高数据资产质量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应用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基于无回路有向图的数据溯源方法。
背景技术
常见的数据溯源模型有流溯源信息模型、时间-值中心溯源模型、四维溯源模型等,但是这些模型的形成过程并不直接,难以理解,或者是针对不同角度、某种特性而建立的,大多数从业务数据层面出发,而无法真正实现数据的溯本追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无回路有向图的数据溯源方法,针对无回路有向图完成数据溯源模型,面向结构化数据,以指标数据为基础,以回溯为手段,形成树状的数据溯源视图,实现数据资产的形成过程可控以有效提高数据资产质量。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基于无回路有向图的数据溯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定位溯源指标并获取其基本信息和逻辑规则信息;
(2)根据所述溯源指标的逻辑规则对其进行分解,得到分解指标,并获取各个分解指标的基本信息和逻辑规则信息;
(3)判断分解指标的类型,若分解指标属于存储节点或处理节点,则执行步骤(4),若分解指标属于录入节点,则执行步骤(5);
(4)根据分解指标的逻辑规则对其进行分解,得到下一层次的分解指标,并获取所述下一层次的分解指标的基本信息和逻辑规则信息,返回步骤(3);
(5)获取分解指标的对应数值,然后依据逻辑规则依次逐层得到上一层次指标的对应数值,直至得到溯源指标的对应数值;
(6)将溯源指标的对应数值与业务系统中的对应数值进行对比,若两者不一致,则执行步骤(7),若两者一致,则执行步骤(8);
(7)修正溯源指标的基本信息中的物理实现逻辑,完善业务溯源图,返回步骤(5);
(8)根据业务规则反向验证业务逻辑的完整性,若验证通过,则执行步骤(9),若验证未通过,则返回步骤(7);
(9)将溯源成果固化到数据资产溯源支撑工具中。
所述的基于无回路有向图的数据溯源方法,步骤(5)中,所述获取分解指标的对应数值,包括:
a、将分解指标的基本信息中的物理实现逻辑转换为可执行脚本或程序;
b、运行所述可执行脚本或程序获得分解指标的对应数值。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通过对数据资产逐步溯源,明确关键监控点和风险点,构建出全局数据溯源视图,不仅可以快速分析定位错误数据,而且还可以实现数据流转过程中的跟踪,大大推进了数据的高效共享应用,为数据运监工作奠定了基础,从而实现了提高数据资产质量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如图1所示,一种基于无回路有向图的数据溯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定位溯源指标
根据需求确定业务模型中需要溯源的指标,得到该指标的基本信息和逻辑规则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继远软件有限公司;国家电网公司;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继远软件有限公司;国家电网公司;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8320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趋势图显示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可切换成多种外围模式的手持式电子装置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