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AC‑LED用镨掺杂钙钛矿型红色余辉发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882860.7 | 申请日: | 2015-12-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95911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03 |
| 发明(设计)人: | 王波;林航;王元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C09K11/67 | 分类号: | C09K11/67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50002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ac led 掺杂 钙钛矿型 红色 余辉 发光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固体发光材料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AC-LED用红色余辉发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不论是家庭、工商业或是公共用电,几乎全部依赖于交流(Alternating Current,AC)方式供电,而传统白光LED照明必须以直流方式(Direct Current,DC)驱动,因此,交直流转换设备是实现白光LED照明所必不可少的配件。但是,交直流转换设备的电能损耗高(15-30%)、内置电解电容器易于损坏(寿命一般低于1万小时)、价格高的缺点制约了DC-LED产品的实际应用和推广。
AC-LED从设计上舍弃了交直流转换器,在LED灯具降低成本、小型化、延长使用寿命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然而,AC-LED工作时会出现不断的明暗变换现象——频闪,对人眼伤害较大。如何解决“频闪”问题已经成为发展AC-LED技术的“拦路虎”。最近,中国专利CN 101705095公布了一种面向AC-LED应用的aY2O3·bAl2O3·SiO2:mCe·nB·xNa·yP黄色余辉荧光粉,描述了其余辉发光(余辉寿命:5-20ms)成功弥补了器件的频闪。中国专利CN 102468413公布了多种适合于紫外/蓝光芯片激发的AC-LED灯用多色余辉荧光粉。这一类具有断电余辉特性的荧光材料是发展新一代低频闪、长寿命AC-LED的关键。
众所周知,从色度学角度考虑,只要将余辉强度及衰减时间接近的三原色(红、绿、蓝)余辉发光材料按特定比例混合,就能产生白色余辉发光。目前,具有毫秒余辉寿命的蓝色或绿色余辉荧光粉已有若干报道,但是具有毫秒余辉寿命的红色余辉发光材料仍然十分欠缺,因此不能产生色品(显色指数、色温)优良的白色余辉发光。
发明内容
为了在改善AC-LED频闪的同时,提高白光色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在蓝光激发下具有毫秒余辉寿命的镨掺杂钙钛矿型红色荧光粉,其化学通式为M3-x-y-zZr2O7:xPr3+,yRe3+,zT3+,其中:
M选自Mg、Ca、Sr、和Ba的一种或多种元素;
Re选自La、Nd、Gd、Tb、Dy、Er、Yb、和Lu中的一种或多种;
T选自B、Al、Ga、In、Bi中的一种或多种;
0.005≤x≤0.02;0.005≤y≤0.02;0.005≤z≤0.02。
本发明中,引入的Re3+或T3+离子可在基质中引入缺陷,从而调控余辉时间和余辉亮度。
本发明中还提供了上述镨掺杂钙钛矿型红色余辉荧光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高温固相合成法。
根据本发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粉体原料按照一定组分配比混合,加入适量乙醇研磨,然后置于方形坩埚中,加热、保温使之发生固相反应,最后随炉冷却获得所需荧光粉样品。
根据本发明,粉体原料混合后,需加入乙醇,充分研磨约30-120分钟;
根据本发明,粉体原料研磨均匀后,需置于箱式炉中加热到1000-1300℃,优选1150-1250℃,并保温2-8小时,优选4-6小时;
根据本发明,所述制备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将粉体原料按照一定组分配比混合,加入适量乙醇,并研磨60分钟,然后置于方形坩埚中,于箱式炉中加热至1250℃、保温5小时使之发生固相反应,最后随炉冷却获得所需荧光粉样品。
本发明中,采用上述组分和制备工艺可获得M3-x-y-zZr2O7:xPr3+,yRe3+,zT3+红色余辉荧光粉,其具有如下发光特征:可被400-500纳米区间内的激发光有效激发,产生中心波长位于612纳米的红光发射;在激发光停止后,仍可观察到明亮的红色余辉发光,其余辉寿命为13毫秒。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镨掺杂钙钛矿型红色余辉荧光粉的应用,其特征在于,用于构建蓝光芯片激发的高色品白光AC-LED。
本发明的荧光粉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廉,无毒无污染,具有良好的物理、化学稳定性。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8286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