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多元环的多羟基生物碱类化合物及其应用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510881994.7 申请日: 2015-12-03
公开(公告)号: CN105503687A 公开(公告)日: 2016-04-20
发明(设计)人: 何祥久;林剑锋;王宜海 申请(专利权)人: 广东药学院
主分类号: C07D207/12 分类号: C07D207/12;C07D211/46;A61K31/40;A61K31/445;A61P3/10;A61P3/04;A23L33/10
代理公司: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代理人: 胡辉;许飞
地址: 510006 广东*** 国省代码: 广东;4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多元 羟基 生物碱 化合物 及其 应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天然提取物,特别涉及具有环结构的多羟基生物碱类化合物,该 类化合物具有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有望开发为预防和治疗糖尿病、肥胖症等疾病的药 物及保健食品。

背景技术

糖尿病是由胰岛素分泌不足和/或胰岛素作用受损引起的一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 代谢性疾病。其表现为血液及尿液中葡萄糖浓度异常升高,血糖、尿糖过高时可出现典型的 “三多一少”症状,即多饮、多尿、多食及体重减轻,且伴有疲乏无力。糖尿病一般分为I型糖 尿病、II型糖尿病和妊娠糖尿病等几种类型。II型糖尿病不仅可以引起微血管并发症,如周 围神经病变、眼部病变、糖尿病肾病等,而且也可以引起严重的大血管并发症,如心肌梗死、 中风、下肢血管阻塞性病变等。这些并发症危害极大,降低了人们的生活质量,给人们带来 了沉重的经济负担。因此治疗糖尿病、控制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已显得越来越重要。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是一类以延缓肠道碳水化合物吸收而达到治疗糖尿病的口 服降糖药物。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是比较成熟的治疗糖尿病药物,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其作 用机制为竞争性抑制位于小肠的各种α-葡萄糖苷酶,使淀粉类分解为葡萄糖的速度减慢, 从而减缓肠道内葡萄糖的吸收,降低餐后高血糖。

天然药物尤其是来源于植物的药物具有化学结构多样性和生物活性多样性,一直 是人类预防和治疗疾病的主要来源。临床上应用的许多药物都直接或间接来源于天然产 物,天然产物不仅可以作为药物半合成的前体物,而且可以作为药物化学合成的模板,为新 药设计提供新思路。天然产物已成为发现新药物或先导化合物的主要源泉之一。

蚕沙是一味传统的中药,为昆虫家蚕蛾BobyxmoriL幼虫的干燥粪便,记载于《本 草纲目》。主要分布于我国浙江、四川、河南、江苏、湖南、江西、云南、广东、广西、安徽、甘肃、 湖北、山东、辽宁等省。蚕沙有祛风除湿、清热明目、活血定痛的功能。主治风热目痛、风湿性 心脏病、关节炎、肢体麻木、风疹癌痒、头痛头风等症,在一些治疗糖尿病的复方中经常使 用。蚕沙的主要活性成分为多羟基生物碱类成分。现代药理实验研究表明蚕沙具有较强的 降血糖、抗肿瘤、抗炎抗菌、保肝、抗氧化、抗病毒、促进骨髓等活性。现有研究对蚕沙化学成 分研究仍不够深入,因而蚕沙中多羟基生物碱类化学成分值得进一步研究和开发利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具有环结构的多羟基生物碱类化合物,该类化合物具有α-葡萄 糖苷酶抑制活性,有望开发为预防和治疗糖尿病、肥胖症等疾病的药物及保健食品。

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具多元环结构的多羟基生物碱类化合物,其结构通式为:

或上述化合物与C2~C4单元酸或二元酸反应生成的单酯或多元酯。

优选的,C2~C4单元酸、二元酸为饱和酸。进一步的,单元酸为乙酸、正丙酸;二元 酸为乙二酸或丙二酸。

一种改善餐后血糖的药物或保健食品,其活性成分含有上述的具多元环结构的多 羟基生物碱类化合物。

一种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其活性成分含有上述的具多元环结构的多羟基生物碱 类化合物。

一种用于治疗或预防高血糖相关疾病的药物或保健品,其活性成分含有上述的具 多元环结构的多羟基生物碱类化合物。高血糖相关疾病选自糖尿病、肥胖症。

具多元环结构的多羟基生物碱类化合物作为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的应用,其中, 具多元环结构的多羟基生物碱类化合物如上述。

具多元环结构的多羟基生物碱类化合物作为治疗或预防高血糖相关疾病药物或 保健品的应用,其中,具多元环结构的多羟基生物碱类化合物如上述。高血糖相关疾病选自 糖尿病、肥胖症。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的具多元环结构的多羟基生物碱类化合物具有很好的降血糖作用,对缓解和治 疗糖尿病及肥胖症等具有一定的作用,该化合物可从廉价的蚕沙中分离得到,具有高效、低 毒的优点,有望开发为新的预防和治疗糖尿病、肥胖症等疾病的药物及保健食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化合物1的1H-NMR图谱;

图2为本发明化合物1的13C-NMR图谱;

图3为本发明化合物1的HSQC图谱;

图4为本发明化合物1的HMBC图谱;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药学院,未经广东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8199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