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修补古建筑墙体中的裂缝的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881665.2 | 申请日: | 2015-12-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076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20 |
| 发明(设计)人: | 刘卫兵;李旭;李源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省大卫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4G23/02 | 分类号: | E04G23/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吴开磊 |
| 地址: | 610072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修补 古建筑 墙体 中的 裂缝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修补古建筑墙体中 的裂缝的方法。
背景技术
中国的很多古建筑例如布达拉宫不但具有悠久的历史,而且以 其独特的风格和历史意义,在世界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具有极 高的艺术成就和科学价值。和其他一切历史文物一样,古建筑的价 值就在于其历史遗留性,其不可能再生产、再建造,一经破坏就无 法挽回。然而,古建筑在历经岁月沧桑的保存过程中,由于人为和 自然力的破坏经受不同程度的损坏,因此在尽可能维持古建筑原貌 的情况下依照国家有关文物修缮的规定对古建筑进行修复是一项极 其重要的任务。现有技术中多针对混凝土建筑墙体中的裂缝提出修 补方案,而极少涉及到针对古建筑特别是由岩石堆砌而成的古建筑 墙体中的裂缝提出修补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修补古建筑墙体中的裂缝的方法, 以使得能够方便可靠地对由岩石堆砌而成的古建筑墙体中的裂缝进 行修补。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修补古建筑墙体中的裂缝的方法,所述古建筑墙体由岩石 堆砌而成并具有沿竖直方向延伸的裂缝,所述方法包括:将砂、粘 土、石灰膏、水泥和水以砂:粘土:石灰膏:水泥:水为3:1:0.5: 1:1.5的重量比混合,并对所形成的混合物搅拌达预设时间以配制 混合砂浆;用所述混合砂浆封堵所述裂缝;从所述裂缝的最底部起、 沿所述裂缝在所封堵的混合砂浆中安装多个用于向所述裂缝中灌注 所述混合砂浆的注浆咀,其中每两个相邻的所述注浆咀在竖直方向 上的间距均为第一间距;依次通过所述多个注浆咀向所述裂缝中低 压灌注所述混合砂浆。
进一步地,当所述裂缝穿透所述墙体的两侧时,所述从所述裂 缝的最底部起、沿所述裂缝在所封堵的混合砂浆中安装多个用于向 所述裂缝中灌注所述混合砂浆的注浆咀,包括:在所述墙体的一侧, 从所述裂缝的最底部起、沿所述裂缝在所封堵的混合砂浆中安装用 于向所述裂缝中灌注所述混合砂浆的第一组注浆咀,其中所述第一 组注浆咀中每两个相邻的注浆咀在竖直方向上的间距均为所述第一 间距;在所述墙体的另一侧,从所述裂缝的最底部上方预设距离起、 沿所述裂缝在所封堵的混合砂浆中安装用于向所述裂缝中灌注所述 混合砂浆的第二组注浆咀,其中所述预设距离小于所述第一间距, 并且所述第二组注浆咀中每两个相邻的注浆咀在竖直方向上的间距 也为所述第一间距。此时,可以从墙体的两侧同时对裂缝进行修补, 一方面可以增强修补牢固性,另一方面可以加速修补进程。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间距为300mm,所述预设距离为所述第一 间距的一半。在这种情况下,第一组注浆咀和第二组注浆咀交替布 置,使得可以提高裂缝修补效率。
进一步地,所述用所述混合砂浆封堵所述裂缝,包括:利用湿 润的毛刷浸润所述裂缝的两侧,并用所述混合砂浆反复涂刷所述裂 缝以对所述裂缝进行封堵,其中所形成的封堵面相对于所述墙体较 平整。形成平整的封堵面可以使得修补完成后的墙体具有较好的美 观性。
进一步地,在封堵所述裂缝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对所述裂 缝的两侧进行清理,并移除所述裂缝中的松散泥土和碎石片,吹去 所述裂缝内外侧的浮灰。此操作一方面有助于展开后续工程步骤, 另一方面可以确保裂缝修补质量。
进一步地,所述将砂、粘土、石灰膏、水泥和水以砂:粘土: 石灰膏:水泥:水为3:1:0.5:1:1.5的重量比混合,包括:当所 述裂缝的宽度小于或等于10mm时,将细砂、粘土、石灰膏、水泥 和水以细砂:粘土:石灰膏:水泥:水为3:1:0.5:1:1.5的重量 比混合;当所述裂缝的宽度大于10mm且小于或等于30mm时,将 中砂、粘土、石灰膏、水泥和水以中砂:粘土:石灰膏:水泥:水 为3:1:0.5:1:1.5的重量比混合。根据裂缝的宽度选择形成混合 砂浆的砂的种类,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确保裂缝修补的质量。
进一步地,所述预设时间为5分钟至10分钟,也就是说,将按 比例混合的砂、粘土、石灰膏、水泥和水搅拌5分钟至10分钟即可 以形成修补裂缝所使用的混合砂浆。
进一步地,在封堵所述裂缝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对所述墙 体无需进行裂缝修补的部位进行遮挡;和/或对所述墙体需要进行裂 缝修补的部位进行支撑。遮挡操作可以防止对周围环境或墙体造成 污染,并且支撑操作可以确保修补裂缝的施工安全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省大卫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未经四川省大卫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8166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标准层为三层的三户型住宅楼
- 下一篇:底盘构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