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汽车及其ECU、悬架系统、弹簧减振装置、控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10881421.4 | 申请日: | 2015-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3809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5 |
发明(设计)人: | 李根;易斌;沈伟;芦勇;王东;李剑;骆建军;江洲;李思明;王威;张宏;王玉洁;赵雪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F9/18 | 分类号: | F16F9/18;F16F9/46;F16F13/00;B60G17/015 |
代理公司: | 北京信远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04 | 代理人: | 魏晓波 |
地址: | 201203 上海市浦东新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及其 ecu 悬架 系统 弹簧 装置 控制系统 | ||
一种汽车及其ECU、悬架系统、弹簧减振装置、控制系统,其中弹簧减振装置包括:螺旋弹簧及减振器;螺旋弹簧的弹簧线内形成有沿螺旋方向延伸至弹簧线两端的弹簧内腔;减振器,包括具有活塞腔的工作缸、可滑动地位于活塞腔内的活塞及连接活塞且具有导向杆腔的导向杆,活塞腔被活塞分隔为第一腔及第二腔,第一腔为活塞及导向杆所围成,导向杆腔或第二腔与第一腔连通;弹簧内腔沿螺旋方向包括至少一个工作段,在工作段外设有连接至弹簧线的减振器,导向杆的长度方向平行于螺旋弹簧的轴向,导向杆腔及第二腔分别连通工作段;在工作段内可流动地设有流体。本技术方案的弹簧减振装置占用空间小,降低布局困难性,且具有良好的缓冲减振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汽车及其ECU、悬架系统、弹簧减振装置、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悬架系统是汽车的车架与车桥或车轮之间的一切传力连接装置的总称,其功能是传递作用在车轮和车架之间的力和力矩,并且缓冲由不平路面传给车架或车身的冲击力,并衰减由此引起的振动,以保证汽车平顺行驶。悬架系统应有的功能是支持车身,改善乘坐的感觉。
悬架系统包括弹簧减振器,弹簧减振器包括螺旋弹簧及装在螺旋弹簧内的减振器,其中螺旋弹簧的两端及减振器的两端分别连接至车轮和车架,其中,在经过不平路面时,螺旋弹簧可以吸收来自路面的振动,但螺旋弹簧自身还会有往复运动,减振器主要用来抑制螺旋弹簧吸振后反弹时的振荡及来自路面的冲击,保证汽车平稳性。
但是,现有弹簧减振器中,减振器的减振性能受限于其本身尺寸及内部流体的可流动空间,如果要获取较佳的减振性能,需要增加减振器本身尺寸以增加流体的可流动空间,这无疑会增加成本及布局空间的困难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问题是,现有悬架系统中的弹簧减振器中,减振器的减振性能受限于其本身尺寸及内部流体的可流动空间,如果要获取较佳的减振性能,需要增加减振器本身尺寸以增加流体的可流动空间,这无疑会增加成本及布局空间的困难性。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弹簧减振装置,包括:螺旋弹簧及减振器;
所述螺旋弹簧的弹簧线内形成有沿螺旋方向延伸至弹簧线两端的弹簧内腔;
减振器,包括具有活塞腔的工作缸、可滑动地位于所述活塞腔内的活塞及连接所述活塞且具有导向杆腔的导向杆,所述活塞腔被所述活塞分隔为第一腔及第二腔,所述第一腔为所述活塞及导向杆所围成,所述导向杆腔或第二腔与所述第一腔连通;
所述弹簧内腔沿所述螺旋方向包括至少一个工作段,在所述工作段外设有连接至所述弹簧线的所述减振器,所述导向杆的长度方向平行于所述螺旋弹簧的轴向,所述导向杆腔及第二腔分别连通所述工作段;
在所述工作段内可流动地设有流体。
可选地,所述弹簧内腔包括沿所述螺旋方向贯穿所述弹簧线的一个所述工作段,所述弹簧线的一端连接所述导向杆且另一端连接所述工作缸。
可选地,所述弹簧内腔沿所述螺旋方向包括至少两个工作段,所述弹簧线在每个所述工作段具有沿螺旋弹簧的轴向相对的第一段及第二段,所述导向杆连接所述第一段且所述工作缸连接所述第二段。
可选地,所述弹簧内腔内设有沿所述螺旋方向分布的若干隔断阀,相邻两个所述隔断阀之间的弹簧内腔部分作为闭合的所述工作段。
可选地,在所述导向杆设有连通所述导向杆腔和第一腔的若干阻尼孔。
可选地,在所述活塞设有连通所述第二腔和第一腔的若干通孔。
可选地,在所述工作段设有具有过流阀门的电控阻尼阀,所述电控阻尼阀固定在所述螺旋弹簧的弹簧线,用于通过调节过流阀门开口大小来调节所述工作段内的流体流量。
可选地,所述电控阻尼阀包括:具有输出转轴的驱动机构及阀片,所述阀片作为所述过流阀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8142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手机支架背夹(YQ‑B001)
- 下一篇:水箱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