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铍铜合金表面Ti+N/Ti复合渗层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880660.8 | 申请日: | 2015-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836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13 |
发明(设计)人: | 刘小萍;于盛旺;林乃明;王振霞;刘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原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23C12/00 | 分类号: | C23C12/00 |
代理公司: | 太原市科瑞达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4101 | 代理人: | 申艳玲 |
地址: | 030024 山西***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铜合金 表面 ti 复合 制备 方法 | ||
1.一种铍铜合金表面Ti+N/Ti复合渗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铍铜合金工件预处理:将铍铜合金工件表面经SiC水洗砂纸打磨→金刚石粉抛光→丙酮清洗,干燥后备用;
(2)将预处理后的铍铜合金工件置于等离子渗金属炉内的阴极垫板上,并在其周围加一辅助阴极,在辅助阴极上设有孔;纯钛板通过靶阴极架置于铍铜合金工件上方,纯钛板位于辅助阴极内,与铍铜合金工件间距15~25mm;
(3)将铍铜合金工件与工件电源连接,成为工件极,再将纯钛板通过靶阴极架与靶电源连接,成为源极;
(4)将等离子渗金属炉抽至极限真空,通入氩气,接通工件电源,产生气体放电,离子轰击铍铜合金工件10~20min,工作气压为20~50Pa;
(5)接通钛靶电源,在工件和源极两极间产生空心阴极效应,当温度增加至750~900℃时,保持工作气压30~50Pa,在工件和源极电压分别为300~500V和580~800V条件下,开始进行铍铜合金表面钛合金层的制备,渗钛时间为0.5~3h;
(6)渗钛结束后,充入氨气,调节气体流量使Ar:NH3的体积比为5:3~5,气压为70~100Pa,共渗温度为750~900℃,工件电压为550~700V,源极电压为800~950V,共渗1~3h后,维持正常辉光放电冷却0.5~1h,断开电源,关闭气体,随炉冷却至室温;即得铍铜合金Ti+N/Ti复合渗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铍铜合金表面Ti+N/Ti复合渗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铍铜合金工件预处理:将铍铜合金工件表面经SiC水洗砂纸打磨→金刚石粉抛光→丙酮清洗,干燥后备用;
(2)将预处理后的铍铜合金工件置于等离子渗金属炉内的阴极垫板上,并在其周围加一辅助阴极,在辅助阴极上设有孔;纯钛板通过靶阴极架置于铍铜合金工件上方,纯钛板位于辅助阴极内,与铍铜合金工件间距18~22mm;
(3)将铍铜合金工件与工件电源连接,成为工件极,再将纯钛板通过靶阴极架与靶电源连接,成为源极;
(4)将等离子渗金属炉抽至极限真空,通入氩气,接通工件电源,产生气体放电,离子轰击铍铜合金工件15~18min,工作气压为30~40Pa;
(5)接通钛靶电源,在工件和源极两极间产生空心阴极效应,当温度增加至830~860℃时,保持工作气压33~38Pa,在工件和源极电压分别为350~400V和600~700V条件下,开始进行铍铜合金表面钛合金层的制备,渗钛时间为1.5~2.5h;
(6)渗钛结束后,充入氨气,调节气体流量使Ar:NH3的体积比为5:3~4,气压为75~90Pa,共渗温度为830~880℃,工件电压为600~650V,源极电压为850~900V,共渗1.5~2.5h后,维持正常辉光放电冷却0.5~1h,断开电源,关闭气体,随炉冷却至室温;即得铍铜合金Ti+N/Ti复合渗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铍铜合金表面Ti+N/Ti复合渗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等离子渗金属炉的结构如下:
炉壳为圆柱形结构,炉壳内中心设有工件阴极,工件阴极上方为阴极垫板,铍铜合金工件位于阴极垫板上部中央,阴极垫板上方设有筒状辅助阴极将工件置于其中,在距辅助阴极上方10cm处加工3-φ8mm孔,用于通入氩气,在距辅助阴极下方25cm处加工φ20mm孔,为氨气进气口;铍铜合金工件上方设有与靶阴极架连接的纯钛板,纯钛板位于辅助阴极内,与铍铜合金工件的间距为15~25mm;铍铜合金工件与工件电源连接,成为工件极,纯钛板通过靶阴极架与靶电源连接,成为源极;炉底板开孔分别连接气源和抽真空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原理工大学,未经太原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80660.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