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型芯双层共挤模具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880424.6 | 申请日: | 2015-12-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460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24 |
| 发明(设计)人: | 刘守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石市洪兴塑料模具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9C47/12 | 分类号: | B29C47/12;B29C47/04;B29C47/02 |
| 代理公司: | 武汉河山金堂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12 | 代理人: | 胡清堂 |
| 地址: | 435000 湖北省黄***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层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挤压模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型芯双层共挤模具。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已经出现了将由聚乙烯组成的木塑层共挤于型芯上的共挤模具,从而形成结构稳定的木塑、金属芯结构,从而提高了木塑类产品的强度和承载力度。但是,仅仅是木塑层结构并不能满足市场日益增长的需求,故提供一种可实现双层材料共挤的模具成型现阶段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不足,提出一种型芯双层共挤模具,解决现有技术中单层木塑结构的技术问题的技术问题。
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型芯双层共挤模具,包括依次设置的模座、支架板、汇流板、口模板,所述模座、支架板、汇流板、口模板内均设有型芯孔和内流孔,所述型芯孔和内流孔分别组合连通形成型芯通道和内流道,所述内流道一端与设于模座上的内层料进料口连通、另一端与型芯通道连通合流并延伸形成挤压型腔;所述汇流板和口模板上分别设有第一外流孔和第二外流孔,所述第一外流孔和第二外流孔连通形成外流道,所述外流道一端与设于汇流板上的外层料进料口连通、另一端与挤压型腔连通。
优选的,所述第一外流孔包括平行于型芯通道设置的第一直孔、用于连通外层料进料口与第一直孔的第一弧形孔,所述第二外流孔包括平行于型芯通道设置的第二直孔、用于连通挤压型腔与第二直孔的第二弧形孔,所述第一直孔和第二直孔配合连通。
优选的,所述第一直孔和第一弧形孔均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一直孔对称设置于型芯通道两侧。
优选的,所述第二直孔为两个,每个第二直孔至少与两个第二弧形孔连通,所述第二弧形孔与挤压型腔之间至少形成两个连通口。
优选的,所述第二弧形孔靠近连通口一端设置为内径逐渐减少的契形。
优选的,所述型芯双层共挤模具还包括一抵接所述口模板设置的口模固定板,所述口模固定板上设置有与挤压型腔配合连通的模孔。
优选的,所述型芯双层共挤模具还包括一设于模座上的进料座,所述进料座上设置有与所述内层料进料口连通的内层料进料孔。
优选的,所述型芯双层共挤模具还包括一抵接模座设置的模座固定板,所述模座固定板上设有一与所述型芯通道配合连通的固定孔。
本发明所述型芯双层共挤模具,通过设置内流道和外流道分别注入内层料和外层料,并将外层料和内层料与挤压型腔内共挤,实现双层材料分层共挤于型芯上,实现了双层共挤,而且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型芯双层共挤模具的剖视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图1的A-A向剖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图1的B-B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如图1~3所示,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型芯双层共挤模具,包括依次设置的模座1、支架板2、汇流板3、口模板4,所述模座1、支架板2、汇流板3、口模板4内均设有型芯孔和内流孔,所述型芯孔和内流孔分别组合连通形成型芯通道5和内流道6,所述内流道6一端与设于模座1上的内层料进料口11连通、另一端与型芯通道5连通合流并延伸形成挤压型腔7;所述汇流板3和口模板4上分别设有第一外流孔31和第二外流孔41,所述第一外流孔31和第二外流孔41连通形成外流道,所述外流道一端与设于汇流板3上的外层料进料口32连通、另一端与挤压型腔7连通。
本发明通过设置内流道6和外流道分别注入内层料和外层料,并将外层料和内层料与挤压型腔7内共挤,实现双层材料分层共挤于型芯8上,实现了双层共挤,而且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具体的,首先内层料从内层料进料口11进入内流道6,然后沿内流道6流动至挤压型腔7内并在挤压力的作用下包覆于型芯8外周,同时外层料从外层料进料口进入外流道,沿外流道至挤压型腔7内并在挤压力的作用下包覆于内层料外周,从而形成双层共挤。
为了便于内层料的均匀包覆于型芯8外周,可将内流道6设置为对称设置的两条,即两天对流道6对称设置于型芯通道5两侧,且内流道6与型芯通道5的间距沿内层料运动方向逐渐减小,并最终合流形成挤压型腔7,通过两条内流道6便于内层料能够均匀包覆、贴合于型芯8外表面,提高共挤的质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石市洪兴塑料模具有限公司,未经黄石市洪兴塑料模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8042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真空吸附成型机的自动锁模机构
- 下一篇:一种ECL可调光节能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