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推动式钢圈整圆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510879188.6 | 申请日: | 2015-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142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23 |
发明(设计)人: | 陈振丰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创隆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1/10 | 分类号: | B21D1/10 |
代理公司: |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7 | 代理人: | 黄书凯 |
地址: | 400010 重庆市渝北***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推动 钢圈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钢圈加工领域,特别涉及推动式钢圈整圆装置。
背景技术
许多诸如载重卡车、面包车之类的机动车普遍采用无内胎轮胎,俗称真空胎。无内胎轮胎外观上与普通轮胎相似,所不同的是无内胎轮胎的外胎内壁上附加了一层厚约2~3mm的专门用来封气的橡胶密封层,它是用硫化的方法粘附上去的,密封层正对着的胎面下面,贴着一层未硫化橡胶的特殊混合物制成的自粘层。当轮胎穿孔时,自粘层能自行将刺穿的孔粘合,因此又被称为有自粘层的无内胎轮胎。无内胎轮胎在穿孔时,压力不会急剧下降,有利于安全行驶,无内胎轮胎不存在内外胎之间的摩损和卡住,它的气密性好,可直接通过轮辋散热、温升低、使用寿命长、结构简单、重量轻。但由于无内胎轮胎是与汽车钢圈轮辋共同组成储气空间,没有一个完全封闭的内胎作为内部储气空间,因此如果汽车钢圈轮辋有裂缝、破孔等缺陷就会造成车轮泄气,对行车安全造成重大隐患。
目前一般采用将厚度为5毫米以上的长条热轧钢板用圈圆设备圈成圆弧,再将两远端对焊成圆环后用滚压工艺成形的生产工艺制造汽车钢圈,而在卷圆环节中,钢板的圆弧度不够,需要对钢板进行整圆,然后现有的整圆装置需要通过手拨动钢圈转动,工作效率比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推动式钢圈整圆装置,自动对钢圈进行整圆,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础方案:推动式钢圈整圆装置,包括机架,机架上面固定设置有机壳,机架上面固定设置有下模,下模的上端面为与钢圈相配合的圆弧形,机壳内设置有与下模相配合的上模,机壳的上端面设置有带动上模上下运动的冲头,上模和下模突出机架的水平面一部分,上模向外设置有固定轴,固定轴上面设置有竖向的推动杆,下模向外设置有转动轴,转动轴与固定轴平行,推动杆的端部偏离转动轴的圆心,转动轴上面沿径向设置有多个支撑杆,支撑杆的端部设置有推动块。
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本发明中采用上模的下端面与下模的上端面相配合,均为与钢圈贴合的圆弧形,这样将钢圈放置在下模上端面时,上模上下运动即可对钢圈的局部圆弧进行整圆,使其与标准钢圈的圆弧度相同。然后将钢圈沿着下模突出机架的部分套在下模的端面上,钢圈的局部圆弧与下模的上端面相贴合,支撑杆上面的推动块与钢圈的内壁相接触。当冲头向下运动的时候,推动杆的端部接触到转动轴的一边侧壁,推动杆推动转动轴转动,从而带动钢圈转动。当冲头向上运动时,推动杆脱离转动轴的表面,钢圈保持不动。
本发明采用上下模配合对钢圈进行整圆,使其与标准钢圈的圆弧度相同,结构简单,且误差比较小,整圆效果好。同时,利用上下模的上下运动,通过推动杆与转动轴的倾斜侧壁相切,推动杆可以推动转动轴转动,同时,由于支撑杆和推动块用于支撑钢圈,所以,钢圈随着转动轴的转动而转动,结构简单,而且可以自动使钢圈转动,省去了人们用手拨动钢圈,安全性强。
针对基础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方案一:冲头与气缸相连。由于冲头是带动上模上下运动的,
为此,设置气缸与冲头连接,可以通过气缸的活塞杆推动冲头,对冲头提供动力源,且气缸的上下运动规律性比较强,运动速度均匀。
针对基础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方案二:上模和下模采用12Cr2Ni4A钢材料制成,这种钢材料可塑性强,变形性低,表面硬度高。
针对基础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方案三:支撑杆的数量为三个。由于支撑杆主要用于支撑钢圈,而三个形成一个面,所以设置支撑杆的数量为三个。
针对基础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方案四:支撑杆沿径向均匀分布,这样保证支撑杆的受力均匀,防止局部支撑杆受力过大而损坏。
针对基础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方案五:推动块为半圆形,便于与钢圈的内壁相贴合,支撑效果更好,同时不会划伤钢圈内壁。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附图中的标记均为:机架1,机壳2,下模3,上模4,冲头5,固定轴6,推动杆7,转动轴8,支撑杆9,推动块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创隆实业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创隆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7918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精密压力矫直机翻钢装置
- 下一篇:一种实验冲压强度检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