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立体停车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878811.6 | 申请日: | 2015-12-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357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06 |
| 发明(设计)人: | 赵全起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西部泰力智能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4H6/18 | 分类号: | E04H6/1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610041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立体 停车 装置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增加汽车停车车位的立体停车装置,适用于需要增加汽车停车车位,高度方向又有空间的车库,在不增加占地面积的情况下,可以增加停车数量。
背景技术
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汽车成为人们不可缺少的交通工具。虽然给人们带来了诸多便利,但也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停车难成为一个头痛的问题。在寸土尺金的城市,通常是采取“上天入地”的方法——修建地下停车库和立体停车楼。由于造价高昂、审批手续繁琐,地下停车库和立体停车楼所占的比例并不是很大,不少的汽车还是停在普通露天停车场和路边占道停车场。
一般说来,停车场分为停车区17和行车道18,停车区17位于行车道18的两边或一边;传统升降横移式车库的库架固安装在停车区17,除顶层车位以外,下面的每层都会留出至少一个平移空位作为存取上层车辆的升降通道,所以一层(又称为下层车位、地面停车位)至少会相应的减少一个车位。现有的升降横移类立体停车库在路边停车位改造之后,会减少地面停车位的数量,在规划两层升降横移类立体车库时,车位的数量不会成倍增加,为了满足车位数量要求的改造就只能建设更高的立体车库。传统升降横移类车库车辆进出上层车位时只能开进退出(或退进开出),车辆停取方式必须为倒入开出(或开入倒出)的方式,增加了停车或取车的难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技术提供一种可在停车区和行车区移动的立体停车装置,不需在立体停车装置的一层预留空位作为存取上层车辆的升降通道,从而增加停车区的停车车位数量,降低停车或取车的难度。
立体停车装置,包括构架、托盘、车轮、平移电机、升降电机和电机控制装置;平移电机、升降电机固定在构架的顶部或侧壁,升降电机驱动托盘相对立柱上下移动,平移电机驱动车轮;电机控制装置与平移电机、升降电机控制连接;构架由顶部框架和四根立柱组成,立柱上端与顶部框架固定连接;车轮安装在立柱的下端;托盘的上表面与四根立柱、顶部框架围成上层车位通道,托盘的下表面与四根立柱及安装在立柱下端的车轮围成下层车位通道,上层车位通道与下层车位通道相互垂直。
上述的立体停车装置,包括平移机构、升降机构;平移电机通过平移机构与车轮传动连接;升降电机通过升降机构驱动托盘沿立柱上下滑动。
有益效果
停车场一般分为停车区和行车道,立体停车装置一般放置在停车区,此时上层车位通道与行车道平行,下层车位通道与行车道垂直(为了方便表述,下述的本装置的左、右、后均以本装置的库架位于停车区时,库架正对行车道的一面为正面或前面来确定);只要托盘上升到预定高度(托盘高于下层停车位停放车辆高度),准备停放在下层停车位的车辆可从行车道路进入下层停车位通道;当下层停车位已经停放车辆,有车准备停到上层车位时,只需启动平移电机驱动车轮将立体停车装置平移到行车区(在立体停车装置从停车区移动到相邻的行车道路时,停放在下层停车位的车辆原地不动并退出下层车位通道),启动升降电机将托盘降到适当高度(该高度能让汽车直接或通过入口搭桥板驶入托盘),汽车进入托盘,控制升降电机将托盘升到预定高度(托盘高于下层停车位停放车辆高度),再控制平移电机将停车装置平移到原来所在停车区的停放位置、下层停车位上的车辆进入下层停车位通道;当上层车欲离开该装置时,只需将立体停车装置平移到行车道路,降下托盘,上层停车位上的车辆就可离开上层车位通道)。通过利用地面停车位的上部空间,在不增加占地面积的情况下,增加大约1倍的停车位,占地少,尽量减少占用下部空间。立体停车装置不影响地面停车;接车和取车时才开至行车道路,特别是用于路边占道停车场时,对正常行驶的汽车影响不大;灵活方便。车轮式立体停车装置拖来接上电源即可使用,不用时拖走即可。
本发明中电机控制装置与平移电机、升降电机控制连接是指电机控制装置控制平移电机、升降电机的启动、停止,正转、反转。
本发明所述电机控制装置中一般采用变频器分别控制提升电机和平移电机,对提升电机和平移电机切换;平移电机又称为水平电机,升降电机又称为提升电机;托盘又称为上层车位载车板,构架又称为库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西部泰力智能设备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成都西部泰力智能设备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7881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