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卷板机制动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876984.4 | 申请日: | 2015-12-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362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30 |
| 发明(设计)人: | 张永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互通管道技术设备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1D5/08 | 分类号: | B21D5/08;B21D37/00 |
| 代理公司: |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7 | 代理人: | 晋小华 |
| 地址: | 401220 重庆市长***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板机 制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沿直线弯曲金属板,尤其涉及一种卷板机制动装置。
背景技术
卷板机是一种将金属板材卷成筒形、弧形或者其他形状工件的通用设备。根据三点成圆的原理,利用工件相对位置变化和旋转运动使板材产生连续的塑性变形,以获得形状符合要求工件。最为常用的是三辊卷板机,其主要包括上辊、下辊和边辊,上辊为主传动辊,与动力源连接,下辊垂直升降运动,以便夹紧板材,并通过下辊齿轮与上辊齿轮啮合;边辊作倾升降运动,具有预弯和卷圆双重功能。结构紧凑,操作维修方便。在卷曲过程中必须保证卷曲的圆度,然而,实际操作过程中,会出现少量卷板的圆度不符合要求的卷板。此时,需要停止转动上辊,人工对卷板进行碾压修复,以保证卷出钢板(卷板)的圆度符合要求。现有的卷板机均是通过断开动力源来促使上辊停止转动,由于惯性,上辊无法立即停止,会继续转动一段时间,从而导致卷板的圆度进一步偏离,会加大后续对卷板的修复工序。
因此,急需一种可立即停止卷板机的装置,以避免停止动力源后上辊继续转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提供一种卷板机制动装置,以避免停止动力源后上辊继续转动。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基础方案为:卷板机制动装置,包括机架、定子、转子、蓄电器和用于停止上辊的电磁制动器,所述上辊为中空辊,所述转子固定在中空的上辊内,所述定子固定在机架上,且位于转子内,所述电磁制动器、定子均与蓄电器电连。
本基础方案的原理在于:正常情况下,上辊在转动时,带动转子转动,由于定子固定在机架上,则定子和转子之间产生磁感线切割,产生电能,并储存在蓄电器中。当卷板的圆度不符合要求时,停止动力源,并同时利用蓄电器中的电能启动电磁制动器,从而将上辊停止。
本基础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方案利用上辊转动时,产生电能,并通过蓄电器收集起来,用于电磁制动器,从而无需额外的电力即可将上辊停止。电磁制动器的相应时间短,在通断电后即可立即停止卷板机。
方案二:此为基础方案的优选,所述电磁制动器包括第一夹持单元和第二夹持单元,所述第一夹持单元、第二夹持单元均包括连杆、电磁铁和摩擦片,所述电磁铁和摩擦片分别设置于连杆的两端,所述第一夹持单元和第二夹持单元上的连杆相互铰接,所述电磁铁与蓄电器电连。电磁铁通电时,第一夹持单元和第二夹持单元上的电磁铁产生磁力,相互吸引在一起,从而驱动摩擦片将上辊抱紧,达到停止上辊的目的。
方案三:此为方案二的优选,将第一夹持单元或第二夹持单元中的电磁铁替换为铁块。相对于电磁铁,铁块的造价更低,但是,依旧能达到摩擦片相互吸引的目的。
方案四:此为方案三的优选,所述铁块上设有防锈层。防锈层可有效的隔绝铁块与空气接触,避免铁块因为生锈而无法与电磁铁相互吸引的问题。
方案五:此为方案二或方案四的优选,所述第一夹持单元、第二夹持单元之间的铰接点远离电磁铁。根据杠杆原理,电磁铁与电磁铁(或铁块)之间的力得到放大,制动效果更好。
方案六:此为方案五的优选,所述摩擦片呈弧形。弧形的摩擦片与上辊的接触面更大,摩擦力则也就越大,制动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卷板机制动装置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上辊10、转子20、定子30、第一摩擦片41、第一连杆42、第一电磁铁43、第二摩擦片47、第二连杆48、第二电磁铁49。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卷板机制动装置,包括机架、定子30、转子20、蓄电器和用于停止上辊10的电磁制动器。上辊10为中空辊,转子20安装在中空的上辊10内,定子30焊接在机架上,且位于转子20内。电磁制动器、定子30均与蓄电器电连。
电磁铁制动器包括第一夹持单元和第二夹持单元,第一夹持单元包括第一摩擦片41、第一连杆42和第一电磁铁43,第二夹持单元均包括第二连杆48、第二电磁铁49和第二摩擦片47。第一摩擦片41、第一摩擦片41分别固定在第一连杆42的两端,第二摩擦片47、第二摩擦片47分别固定在第二连杆48的两端,第一连杆42、第二连杆48相互铰接。且第一夹持单元、第二夹持单元之间的铰接点远离电磁铁。第一电磁铁43、第二电磁铁49均与蓄电器电连。本方案中,摩擦片呈弧形。弧形的摩擦片与上辊10的接触面更大,摩擦力则也就越大,制动效果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互通管道技术设备有限公司,未经重庆互通管道技术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7698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滚子冲头式简易冲床机构
- 下一篇:316LN钢大锻件锻造晶粒控制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