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断口真空断路器在审
申请号: | 201510876875.2 | 申请日: | 2015-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057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16 |
发明(设计)人: | 卢留洋;王刚;袁端磊;王海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平高集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33/666 | 分类号: | H01H33/666 |
代理公司: | 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19 | 代理人: | 陈晓辉 |
地址: | 467001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断口 真空 断路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断口真空断路器。
背景技术
在12kV-40.5kV的系统中,进行无功功率补偿最实用、最经济的方法就是安装并联电容器组,而投切电容器组开关性能的优劣对能否成功完成任务至关重要。根据当前电网的运行经验,目前真空断路器在投切电容器组时的重燃概率依然居高不下。重燃率就是:断路器在分闸瞬间,触头在分断离开瞬间,在触头之间会产生电弧,产生电弧需要比较高的电压,而维持电弧的存在则需要比较低的电压即可,电弧往往在电流过零时就熄灭了。此时触头之间的介质绝缘强度如果大于触头间的电弧维持电压,电弧就熄灭了,否则触头间的介质绝缘强度小于触头间的电弧维持电压,则介质被击穿,电弧又重新燃烧,电弧的重燃。电弧的重燃产生的热量表较大,很容易造成断路器的损坏或在系统中产生过电压。由于电容器组开关的频繁操作,致使系统中故障频发,给电力设备带来严重的危害,同时也限制了真空断路器在这一方面的应用。因此创新一种全新的真空断路器来解决真空断路器投切电容器组重燃率高的问题,是电网安全运行所迫切需要解决的事情。
目前国内外对于真空断路器投切电容器的研究,主要关注合闸涌流、重击穿的产生机理及其影响因素以及容性开断中真空断路器的寿命评估。国外的ABB公司的D.Gentsch等人研究了触头材料以及触头类型对于真空断路器容性开断性能的影响;法国施耐德电气公司的H.Schellekens以及S.Griot等人研究了涌流能量以及与击穿时间对断路器寿命的影响,并研究了断路器在容性开断过程中的非自持破坏性放电现象,以及电容器是否存在中性点接地的影响。国际开关设备权威认证机构、荷兰的KEMA试验站研究发现涌流的增大会导致开断之后的场致发射电流会随之增大,并研究了场致发射电流与重击穿之间的关系。但是以上研究仍然未能解决真空开关投切电容器组时重燃的问题,因此仍然需要进一步进行研究。
随着技术的发展,出现了双断口断路器,双断口布置的开断能力是单断口开断能力的2倍以上。如中国专利CN201364854Y(授权公告日为2009年12月16日)公开了一种双断口真空投切开关,该投切开关,其中一个极柱,包括操作箱、两个真空灭弧室,两根合闸弹簧、两个直线定位件、分闸缓冲定位杆、支柱瓷套管、传动系统拉杆、操动机构。真空灭弧室的两个动端导电杆与两个直线定位件中的运动杆件的中心线在同一条直线上,其端头彼此分别同轴套连接,并可滑动。直线定位件中的运动杆件的另一端分别与传动系统拉杆顶端拉杆的两个拐臂相连,当拉杆上下运动时,运动杆件驱动动端导电杆,使两个真空灭弧室进行分合闸操作。但是该开关中的直线运动件没有导向的装置,在分合闸的过程中,很难保证两个直线定位件在同一直线上运动。而且绝缘拉杆在驱动两个拐臂时,也很难保证与绝缘拉杆连接的两个拐臂同时动作,进而影响两个灭弧室的同时开断。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断口真空断路器,以解决现有的双断口断路器中的不能保证两个灭弧室同时实现开断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一种双断口真空断路器的技术方案如下:双断口真空断路器包括绝缘拉杆及上下设置的上灭弧室、下灭弧室,上灭弧室、下灭弧室之间设有传动箱,所述传动箱内设有三联动装置,所述三联动装置包括上传动板、下传动板,所述上传动板的左端与下传动板的左端通过第一铰接轴铰接在一起,所述绝缘拉杆沿左右方向延伸设置,所述绝缘拉杆的右端传动连接在第一铰接轴上,上灭弧室的动端设有上动导电件,下灭弧室的动端设有下动导电件,所述上动导电件通过上铰接轴与上传动板的右端铰接连接,所述下动导电件通过下铰接轴与下传动板的右端铰接连接,所述传动箱上设有用于对上铰接轴上下运动导向的上导向长槽、对下铰接轴上下运动导向的下导向长槽,所述传动箱上还设有对第一铰接轴沿左右方向运动导向的第一导向长槽。
所述三联动装置还包括第一中间传动板、第二中间传动板,所述第一中间传动板左端铰接在所述上传动板上,所述第二中间传动板的左端铰接在下传动板上,第一中间传动板的右端与第二中间传动板的右端通过第二铰接轴铰接连接。
所述第二铰接轴沿前后方向设置在所述传动箱上。
所述第一中间传动板与上传动板的铰接轴线处于上传动板的长度方向的二分之一处,所述第二中间传动板与下传动板的铰接轴线处于下传动板的长度方向的二分之一处。
所述传动箱包括左箱板、前箱板、后箱板,所述上导向长槽、下导向长槽、第一导向长槽均是有前后设置的两个且分别位于前箱板、后箱板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平高集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公司,未经平高集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7687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