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机器人用高柔超细控制电缆及其制造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876671.9 | 申请日: | 2015-12-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364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17 |
| 发明(设计)人: | 仲华;罗英宝;童建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正导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B7/02 | 分类号: | H01B7/02;H01B7/04;H01B7/17;H01B7/18;H01B13/00;H01B5/10;H01B1/02 |
| 代理公司: | 湖州金卫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2 | 代理人: | 赵卫康 |
| 地址: | 313013 浙江省湖***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机器人 用高柔超细 控制 电缆 及其 制造 方法 | ||
1.机器人用高柔超细控制电缆,其特征在于:包括由多根单线(1)和多根芳纶(2)绞成的缆芯(10)和包覆在所述缆芯(10)外的聚氨酯护套(20);所述单线(1)和所述芳纶(2)在所述电缆内均匀分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器人用高柔超细控制电缆,其特征在于:包括由三束单线(1)和四根芳纶(2)绞成的缆芯(10)和包覆在所述缆芯(10)外的聚氨酯护套(20);所述四根芳纶(2)中,其中一根芳纶(2)设置在缆芯(10)的中心,剩余三根芳纶(2)围成一三角形,位于中心的芳纶(2’)位于该三角形区域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器人用高柔超细控制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角形为正三角形,位于中心的芳纶(2’)位于该正三角形的中心。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器人用高柔超细控制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单线(1)由若干数量的超细软铜线混入多根合金铜,经缆机绞线成股,绞距10mm;而后经绝缘包覆而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机器人用高柔超细控制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单线的导体(1a)直径为0.37±0.05mm;所述单线的绝缘体(1b)为弹性体TPEE,外径0.57±0.05mm厚度0.1mm。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机器人用高柔超细控制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缆芯的绞向节距为49.4mm,外径1.30±0.2mm。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机器人用高柔超细控制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聚氨酯护套的外径为2.0±0.05mm;标称厚度0.39mm。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机器人用高柔超细控制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额定电压:≤30V;绝缘电气强度:AC1200V,1min无击穿;固定≤50MPa,移动≤20MPa;扭力作用下抗摇摆性能:30万次,不断线,不破裂;最小弯曲半径:固定10mm,重复弯曲20mm;扭转角度:±270°/0.1m;使用寿命:>20000h。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机器人用高柔超细控制电缆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若干数量的超细软铜线混入多根合金铜,缆机绞线成股,制成所述单线(1)的导体(1a);
2)、所述单线(1)的导体(1a)通过导轮输送至第一挤塑机头,导体(1a)穿过装在机头内的第一模具进行绝缘层(1b)的挤包,绝缘层(1b)包覆后,制成所述单线(1);
3)、将三根所述的单线(1)和四根所述的芳纶(2)组成缆坯,将所述缆坯绞合成缆芯(10),再通过导轮输送至第二挤塑机头,缆芯(10)穿过装在机头内的第二模具进行护套(20)的包覆。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机器人用高柔超细控制电缆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模具包括模芯(70)、模套(80)和微调装置(90);模芯(70)具有尖头部(70a)和尾部(70b),模套(80)套接在尖头部(70a),模套(80)安装于微调装置(90)的由四个螺栓(90a)组成的十字微调部中;包覆时,导体(1a)从模芯尾部(70b)进入,加热状态下的绝缘材料从模芯(70)模套(80)的连接间隙进入,形成导体(1a)的绝缘层(1b),完成包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正导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正导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76671.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